分享

漢陽區弘橋小學校長劉筱青分享《讀書與旅行》
長江日報  2018-04-23 11:14:25

  原標題:漢陽區弘橋小學校長劉筱青分享《讀書與旅行》 親子遊該去哪兒請讓孩子做主

漢陽區弘橋小學校長劉筱青分享《讀書與旅行》

校長在讀書會現場

  大小長假、逢年過節,不少家長會帶著孩子出門旅行,領略各地風土人情。每次旅行,如何挑選目的地?由誰決定去哪兒?4月20日,漢陽區弘橋小學校長劉筱青做客長江日報校長讀書會,分享她讀《讀書與旅行》一書的感悟,告訴家長親子遊究竟應該怎樣遊。

  孩子的旅行讓孩子做主

  “每次旅行,你們的目的地由誰決定的?”讀書會開場,劉筱青拋出一個問題。

  “爸爸決定去哪兒”“媽媽告訴我香港迪士尼很好玩”“他們有時候會和我一起商量”……通過互動,劉筱青發現,孩子們的出行通常都是由家長決定的。“《讀書與旅行》這本書告訴我們,旅行應該是乘興而行。那麼是誰的興趣呢?是孩子。孩子的旅行要讓孩子做主。” 

  但是孩子怎麼樣才能做主呢?要告訴爸爸媽媽自己的意見,去那個地方的理由。這就必須通過書本、電視、網絡等多渠道來了解,獲取信息,做出行功課。

  這本書作者詹志宏的旅行線路大部分是來自各種閱讀經驗。比如讀到一本講地方民俗的書,就想去巴厘島看看,讀到小説裏一段關於阿拉斯加的描繪,就決定去探個究竟。

  “對目的地有初步的認知,萌生出想去看一看的願望,這趟旅行才會記憶深刻。不然很可能只是到此一遊。”劉筱青建議,選擇出遊目的地,以及安排行程時,要遵循孩子的天性和興趣,並找些與之相關的書籍,讓他們在旅途中尋找樂趣。

  將讀書和旅行結合起來

  著名學者林語堂説過,一個人讀書並不是為了增長學識的,因為他如果一想起要增長學識,那麼所有的讀書的樂趣都完全“失敗了”。

  沒有一個小孩不喜歡神怪的故事,也沒有一個小孩不喜歡玩新奇的玩具。書本有不少神秘離奇的故事,也蘊藏著不少知識,在豐富的閱讀過程中自然而然習得知識。通過閱讀滿足好奇心,能夠讓人越讀越有興趣。

  然而,不少家長喜歡干涉孩子,強迫孩子看一些他們認為有益的書。孩子在閱讀中感受不到快樂,身心得不到愉悅,從而逐漸失去對閱讀的興趣。“《紅樓夢》裏的賈寶玉並非不學無術,他偏愛《西廂記》之類追求自由、富於詩意的書,只是不愛看那些父親喜歡的‘八股文’而已”。

  劉筱青的母親曾是一名圖書管理員,她小時候經常跑去媽媽的單位看書。“媽媽從來不限制我看喜歡的書,給我充分的自由,所以我才會越發對閱讀感興趣。”劉筱青説,“如果將讀書與旅行結合起來,相信沒有哪個孩子不愛閱讀。”

  用足跡領略地域文化

  每次出遊前,讓孩子讀一本書,在旅行裏見證書中的內容,提升孩子的興趣,從而勾起他閱讀更多內容的慾望。

  旅行不是非要出遠門,大家生活的城市也有很多值得感受的地方。劉筱青説她小時候沒有條件到全國各地甚至境外,她是土生土長的漢陽人,曾隨著老師到向警予烈士墓掃墓,去歸元寺數五百羅漢,到古琴臺感受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我小時候讀書的中學有一棵非常有名的樹——漢陽樹,這棵樹有多年的歷史了。當時,我只知道這裡的景美,但是我不知道我們的家鄉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直到我長大了,讀了很多很多的書,才漸漸了解漢陽樹和家鄉的文化和歷史”。

  劉筱青説,其實武漢有很多風景名勝、歷史古跡,只要用心去閱讀、用情去感受,就能讀懂家鄉的本土文化。“可以通過地方圖書了解當地的歷史、風景和文化。如果是到外地遊覽,建議大家每到一處都能帶一本當地的書回家,讓逛書店成為旅行的一部分”。

  旅行中的閱讀如何才能發揮最大作用?劉筱青建議,有閱讀有輸出,有旅行有感受,可以寫筆記,可以做繪圖。讀思結合,用筆墨記錄大千文化。(記者楊幸慈 通訊員黎敏 記者許魏巍 攝)

編輯:楊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