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投入一千八百億元“換血” 孝感傳統産業邁向中高端
湖北日報訊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宋效忠通訊員吳險峰聶慧
過去工廠裏煙熏火燎,焊接全靠人工。通過研發自動化生産線,工作環境大為改善,實現人員精簡、産能提高20%。
眼下,孝感瑞萊特汽車照明有限公司智慧化改造經驗正在孝感市推廣。
孝感市經信委主任劉自海介紹,孝感市實施加快推進傳統産業改造升級三年行動(以下簡稱“改造升級三年行動”),計劃到2020年,3年累計投入1800億元,完成1000家以上企業的技術改造。
孝感市傳統産業佔比較高,農産品加工、鹽磷化工、紙塑製品等企業數量佔全市規模以上企業50%,主 營 業 務 收 入 佔70.6%。傳統産業科技含量偏低,面臨資源要素瓶頸制約、環境保護、生産成本上升等挑戰,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壓力大。
實施“改造升級三年行動”,孝感旨在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傳統産業向創新驅動型、智慧製造型、綠色低碳型、製造服務型轉變,打造湖北省乃至全國重要的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示範區。
建設50家智慧示範工廠
5月3日,位於孝南經濟開發區的維達護理用品(中國)有限公司,一個投入數十億元的技改擴能項目正在進行。“今年底,一期12萬噸産能的智慧化工廠將投入運營。”該公司廠長馬中德表示,整個項目將釋放産能32萬噸。與既有技術相比,新廠生産效率將提高一倍以上。
他描述工廠投運後的情景:原輔材料進來後,先後進入制漿、造紙、後加工以及到立體倉庫入庫,車間到倉庫之間通過導軌實現無縫對接,沒有傳統工廠的週轉環節。後加工車間生産的成品,通過輸送帶送至堆垛平臺,由碼垛機器人代替人工碼垛,再通過導軌把産品輸送至立體倉庫。
湖北日報記者現場看到,24米高的立體倉庫中共有8層貨架,部分貨架已經建成。馬中德介紹,採用傳統技術,一個支撐12萬噸産能的倉庫,需要近百名搬運工。而立體倉庫採用國內最先進的智慧化系統,貨物從入庫到出庫,整個過程中不需要一名搬運工。今後,智慧系統發出指令後,堆垛機會按指令移動,將貨物放到貨架上。需要發貨時,堆垛機將貨物取下來,通過環穿小車將貨送至發貨平臺。
孝感市經信委介紹,孝感市3年將累計新建或改造200條自動化生産線、100個數字化車間和50家智慧工廠。
讓傳統産業單位能耗下降14%
位於應城的湖北雙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化工企業。2017年以來,湖北雙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經信部門支持下,先後投資約8億元,上了一批節能降耗技術改造項目,實現年節約標煤3.5萬噸。
2017年6月,投資4.9億元的鹽鹼氨肥鈣聯合生産項目投産,通過改造真空制鹽生産裝置、新增鹽鈣聯産裝置等,實現廢水回用,提高了資源利用率,一年可回收利用工業廢水1040萬立方米,一年可節約標煤8000噸。
因鹽膏儲量豐富,孝感雲夢、應城兩地有“膏都”“鹽海”之稱。在此基礎上,形成了鹽化工産業集聚區,並帶來較大環保壓力。此次,鹽磷化工産業的綠色化改造被列入“改造升級三年行動”重點領域。通過研發推廣餘熱回收、水循環和工業廢棄物綜合利用,該市鼓勵鹽磷化工等行業耗水大戶和廢水排放大戶,改造生産流程和技術工藝,高品質地加快産業升級步伐。
孝感市經信委介紹,建立綠色製造體系,該市重點支持石化、建材、造紙等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實施節能環保、清潔生産、資源綜合利用等技術改造,計劃3年內讓規模以上傳統産業工業增加值單位能耗下降14%。
實施“三品”專項行動
在漢川市,際華3509紡織有限公司以技術創新、優化結構、轉型升級為手段,通過與國內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相繼開發出吸濕排汗面料、記憶功能面料、高支高密家紡面料和竹纖維家紡面料等一系列高附加值産品,成為傳統産業企業走向中高端的典型。
如今,孝感市正以際華3509為標杆,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的“三品”專項行動。
依託傳統産業骨幹龍頭企業,孝感市將搭建院士專家工作站,建設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校企共建研發中心等創新平臺5家至10家,新增湖北省級以上知名品牌100件,培養6家至10家國內隱形冠軍和1家至2家國際隱形冠軍。
孝感出臺系列政策:工業企業技改視同招商引資,享受同樣優惠政策。對投資30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建立臺賬,實時跟進、重點關注扶持。同時,對符合條件的以“機器換人”為主的智慧化技術改造項目,按照固定資産實際投入的5%進行補助,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