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5月9日電題:武漢全面推進“三辦”改革打造黨政機關服務最優城市
新華社記者廖君陳俊
近日,武漢市民李先生向單位請了半天假,到附近的東湖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辦不動産證。出乎他意料的是,原以為半天才能辦完的不動産證登記,只花了不到一小時就辦完了,只等10個工作日後領證。讓李先生受益的源自武漢試點推出的“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審批模式改革。
排隊耗時程式煩瑣、證明材料名目眾多、往返奔波勞神費力等等,都曾是武漢市民辦事時吐槽最多的“頑症”。去年3月份以來,針對這些“槽點”,武漢市按照“減多、減繁、減時、減負”的要求,大膽探索“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改革,基本做到“進一個門、跑一個窗、上一個網”就能辦所有的事,力爭打造全國審批事項最少、流程最簡、時限最短、服務最優的城市。
一系列變化悄然發生:全國首推“電子證照卡包”、公安雲端窗口可辦理大學生落戶、公積金現場辦理3分鐘搞定、房屋信息當月就能“網上查”、公安網上警局像“淘寶”一樣方便、98%的市民可在家收取發票……
“辦事時間變快了,更明顯感覺到工作人員態度的變化,不拖拉,很麻利。”在武漢市民之家公積金窗口,“馬上辦”的字樣非常醒目,前來辦事的市民黃女士僅用3分鐘,就辦好了公積金衝抵業務。
武漢市民之家有關負責人介紹説,市民之家有256個事項實現了“馬上辦”,524個事項實現“一次辦”,現場辦事,等候不超過1個小時。如今,他們追求的目標是“網上辦事是常態,網下辦事是例外”。
據介紹,去年武漢公佈的9653項“三辦”事項中,4820項事項實現“馬上辦”,約佔50%;7745項審批服務事項實現“一次辦”,佔80%;4306項審批服務事項實現“網上辦”,約佔45%。目前,武漢市15個區(功能區)全部組建行政審批局,實行審批職責、事項、環節“三個全集並”,審批服務實現從物理集中向功能集成轉變。
“我剛剛下載了這個APP,使用感受非常好。”在東湖高新區政務服務大廳裏,市民沈木山正在辦理企業設立事宜。他安裝了“政務助手”APP,只要對著手機鏡頭點頭、張嘴、眨眼,身份核實十幾分鐘就可完成。
據悉,為了讓市民辦事少些煩瑣,在東湖高新區,政務服務改革措施遍地開花。比如“企業住所(經營場所)申報承諾制”“企業身份證”制度、“套餐式登記”、全國最簡工業項目“落地路線圖”等多項政務服務舉措都在全國領先。“這其實是另一種減法,信息多跑路,群眾才能少跑腿。”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劉子清説。
一年來,武漢辦事全面提速。通過聯合攻關,打通投資審批“綠色通道”、不動産登記“提速通道”、證照數據“共享通道”、審批系統“融合通道”,每個市級審批服務辦理事項的時限,比法定或原承諾時限平均壓縮10.6天。
“這是自助照相機,這是自助填表機,都是免費的。”在工作人員指導下,武漢市民邱女士正在使用自助設備辦理港澳簽證。“5年前出入境證件照片拍攝費用為25元,如今全免費。”邱女士説。
如何進一步為民減負、為企業減負,一直是武漢“放管服”改革重點。今年以來,武漢又在全國率先調整建設工程施工圖審查方式,由企業付費改為政府買單,此舉每年可為企業節省1.6億元。
“不斷推動‘一次辦’邁向‘馬上辦’,‘馬上辦’邁向‘網上辦’,‘網上辦’邁向‘不用辦’,這就是武漢‘三辦’改革的特色所在。”武漢市編辦相關負責人説,武漢將繼續按照這一思路實現“五個一”“一站式”集成服務、全市審批服務“一張網”、全市統一的電子證照庫、按辦好“一件事情”的標準再精簡審批服務流程。未來,在武漢黨政機關辦事還將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