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基層有了監督的眼睛 公安縣率先建立鄉鎮安監站
湖北日報訊(湖北日報記者曾莉、胡蔓、通訊員譚紹明)“過去,公安縣各鄉鎮安全監管機構不健全、人員力量不足、設備配備不齊,安全生産監管‘捉襟見肘’。如今公安縣裏建立了鄉鎮安監站,人員、經費、裝備全部到位,破解了多年的難題。”5月16日,荊州市公安縣縣長楊運春感慨。
2017年,湖北省啟動湖北省鄉鎮安監站建設工程,要求在2018年6月30日前,湖北省各鄉鎮(街道)建成規範化的安監站,做到有機構、有人員、有經費、有裝備、有辦公場所,以打通安全監管最後一公里。公安縣成為湖北省率先建立鄉鎮安監站的縣市。
據介紹,公安縣共有16個鄉鎮,有一定規模生産經營單位2300多家,其中危化行業生産經營單位110余家,內河碼頭106座。此外,還有各類機動車輛45萬輛,特種設備2500余臺,壓力管道近253公里。
一方面,各鄉鎮存在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安全生産基礎薄弱;另一方面,水域寬,河道長,國省道里程數全省最長,安全監管壓力較大。與此不相匹配的是,鄉鎮安辦人員素質不齊、業務不專、年齡偏大、隊伍不穩,且鄉鎮安辦經費保障不足,設備配備不齊。
為了破解這些矛盾,公安縣大力創新,實行公安縣委、縣政府等部門的主要領導“包站駐點”,進行鄉鎮安全生産標準化創建。增核全額事業編制34名,有效充實監管力量。由公安縣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局派駐人員進駐安監站。公安縣政府全額保障崗位津貼和辦公經費,足額撥付使用。
湖北日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各鄉鎮安監站都有獨立的辦公場所。聯網電腦、固定通訊設施、錄音錄影設備等一應俱全。各安監站統一制度、統一工作臺賬。
公安縣安監局局長陳勇説:“基層小細胞有了監督的眼睛,安全生産責任網才能越織越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