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座城市鋼廠的“詩和遠方”
湖北日報  2018-05-22 14:24:40

  2018年1月至4月,武鋼有限公司噸鋼能耗月均587千克標準煤,與2017年和前年同期比,分別下降11.3千克標準煤和23.7千克標準煤;固廢綜合利用率達96.79%。2017年以來,拆房建綠新增綠化面積近10萬平方米,廠區綠化總面積增至395.8萬平方米,佔廠區總面積22.35%。

  “土堆子”變成“歌劇院”

  43億元掀起環保巨變

  “灰塵天明顯變少了,藍天白雲成了常客。”5月17日,走在田邊的通村公路上,青山區火官村村民劉耀武,心情舒暢,情不自禁哼起小調。

  火官村與武鋼有限煉鐵廠僅一墻之隔。今年初,煉鐵廠燒結成品堆場完成封閉式改造——投資1050萬元,將燒結成品堆場用混凝土圍擋加蓋,並專配兩台霧炮車,及時抑塵。

  劉耀武看著面貌一新的煉鐵廠燒結成品堆場説,以前,村民都管這叫“土堆子”,路過這繞道走;如今,這裡再難見粉塵身影,外觀看起來像個氣派的“歌劇院”。

  2018年,武鋼有限續建和新開工環保項目44項,計劃投資總額43億元。2017年,武鋼有限也曾投入33.5億元,續建和新開工了40項環保項目。

  再過1個月,武鋼有限9號、10號焦爐脫硫脫硝裝置將投入使用。

  9號、10號焦爐,是武鋼有限最大的兩座焦爐,煙氣發生量佔全廠焦爐煙氣總量三分之一。安裝脫硫脫硝設施後,猶如給焦爐戴上“口罩”,可大幅降低硫化物和氮氧化物排放。

  除塵設備“返老還童”

  降低環境污染“人為變數”

  煉鐵廠在生産中産生粉塵,需靠靜電除塵裝置凈化廢氣。由於設備老化,除塵效率低,這件事讓生産技術室環保管理員陳雲如鯁在喉,下了班就蹲到設備旁琢磨。

  靜電除塵裝置的震打機構傳動部分,容易發生斷裂且外觀難以察覺,表現為機器照常運轉,但無法除塵。陳雲和同事展開改造攻關,對此處結構進行改形,減少斷裂發生率。

  陳雲和同事“把家搬到了廠房裏”,經過4個月攻關,完成對靜電除塵裝置的整體升級改造,除塵效果達到歷年最好水準,設備穩定運行率大幅提升。

  與此同時,武鋼有限大力推進“智慧環保”建設,在全廠設置了65套在線監測系統,與環保部門聯網,對全廠主要排污點的排放濃度等進行實時在線監控。2018年底,投資1000萬元的環保信息化管理系統也將建成投用,該系統將新增15套在線監測設備、22套環保視頻監控系統和5套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站。

  為減少環境污染的“人為變數”,2017年3月,武漢有限成立能源環保部,並先後出臺了廠區環保十大禁令,修訂了40項環保管理制度,並新建環保績效評價體系,對員工、各級管理者及生産單位均實行環保績效評價考核。環保績效評價分數影響評先創優,出現超標排放等環保事件,相關責任人將被一票否決。

  僅2017年,武鋼有限在環保領域就處罰了78項履職不到位行為,兩名科級管理人員因環保履職不到位被免職。

  為進一步美化廠區環境,武鋼有限還成立“花園式工廠”建設委員會,從拆除圍墻、植綠補綠等方面著手,進一步美化廠區環境。

  超1/3耗電來自“餘熱余能利用”

  二次能源“吃幹榨盡”

  5月17日,一項統計數據出爐:2017年,武鋼有限超過三分之一的生産用電,來自廠區餘熱余能自發電。這對於一家長工序鏈、多産線、高電耗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而言,實屬不易。

  鋼鐵工業是高能耗行業,但同時也是二次能源的聚集區。

  例如,煉焦環節會産生大量高溫焦炭,以前多用水來冷卻降溫。武鋼有限探索使用惰性氣體吸收焦炭的熱能,再通過特定裝置形成高溫高壓的蒸汽,用於汽輪發電機組發電。用這種方式,噸焦發電可達60千瓦時。

  煉鐵高爐的爐頂,也成為一座能源富礦。這裡可産生200多千帕的氣壓,但後續工序只需10千帕左右的氣壓。以前,多靠減壓閥釋放多餘的氣壓。現在,通過安裝高爐余壓回收系統,將多餘的氣壓回收用於發電。靠此方式,武鋼有限噸鐵發電可達35至40千瓦時。

  武鋼有限在全生産環節配備49台套大型餘熱余能利用設施,將可回收的餘熱余能轉化為生産用電。2017年,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機組就利用富餘的低熱值高爐煤氣發電11.56億千瓦時。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王成龍 通訊員余明程)

編輯:楊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