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鄉村振興,五個方面都要強
湖北日報訊 講習嘉賓
彭瑋 湖北省社科院農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
提要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要聚焦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著力推進鄉村産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把政府主導和農民主體有機統一起來,充分尊重農民意願,激發農民內在活力,教育引導廣大農民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實現鄉村振興。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視察時強調
“五個振興”具有整體性和關聯性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湖北時再次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要聚焦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這個總要求,著力推進鄉村産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如何理解鄉村振興這個“總抓手”,為什麼要突出抓産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這五個方面?
彭瑋: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一是體現在“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和國家深刻把握現代化建設規律和城鄉關係變化特徵,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對“三農”工作作出的全新戰略部署。二是體現在“兩全”,即謀全局,管全面。鄉村振興戰略不僅僅是農業産業發展戰略,也不單純是新農村建設,而是新時代鄉村的全面振興,是以農村經濟發展為基礎,包括農村文化、治理、民生、生態在內的鄉村發展水準的整體性提升,目標是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三是體現在“管長遠”。鄉村振興作為黨和國家戰略,既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戰略安排,按照“遠粗近細”的原則,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三個階段性目標作了部署。最終目標是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鄉村産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是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的基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五個振興”的整體性和關聯性決定了在鄉村振興的具體實踐中,只抓其中一二項,必然事倍功半,必須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其中産業振興是重點、人才振興是支撐、文化振興是靈魂、生態振興是根本、組織振興是保障。在産業振興方面,要加快推動農村産業高品質發展,實施品質興農戰略,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村集體經濟水準。在人才振興方面,要加強農村幹部隊伍建設,培養和引進各類人才,暢通智力、技術、管理下鄉通道,為鄉村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在文化振興方面,要因地制宜,保護、挖掘、發揚各具特色的鄉村文化,豐富文化內涵。提升農民精神風貌,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在生態振興方面,要強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增加農業生態産品和服務供給,推動鄉村自然資本加快增值,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統一,讓百姓收穫更多“生態福利”。在組織振興方面,要切實抓好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的鄉村各類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各類組織的影響力、戰鬥力、凝聚力。
構建“三個體系”是産業振興的必然要求
記者:具體到産業振興,為什麼要強調“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
彭瑋: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旨在提高農業産業的整體競爭力。因此,一是要促進農業産業結構的優化調整,二是要充分、科學、合理、最大化地利用好各類農業資源,實現農業産業鏈的延長和價值鏈的增值,使其産生最優的效率。湖北是國家13個糧食主産省之一,也是全國重要商品糧棉油生産基地和最大淡水産品生産基地。湖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加快推動由增産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滿足人民群眾對農産品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個性化、高級化的需求。堅定不移地優化調整種養結構,加快發展糧經飼統籌、種養加一體、農牧漁結合、一二三産業融合的現代化農業,全面提高湖北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水準,推動實現鄉村産業興旺的目標。
構建現代農業生産體系,旨在強調以創新驅動發展。其重點在於加快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加大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實現傳統農業加快向現代農業的成功轉型。目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約為56%、農業全程機械化率約為65%。近幾年,湖北省農業增産增效中,科技貢獻率每年增長一個百分點,目前已超過56%。農業機械化程度顯著提高,農業全程機械化率達到68%。農業經營體系就是要讓資源、資金、技術、勞動力等要素實現優化組合,形成強大的生産能力,投入到農業生産、經營和運行中。
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旨在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新型經營方式和新型服務體系。要以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農業生産經營單位為主體,發展新型農業經營方式,構建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現代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帶動農戶增産增收,推動農業向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方向發展。要強調的是,鄉村振興過程中,不但要遵循現代農業的發展規律,也要尊重小農戶發展生産的現實需要,把小農戶生産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
激發廣大農民的內生動力
記者:在緊鄰三峽大壩的許家衝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鄉村振興不是坐享其成,等不來、也送不來,要靠廣大農民奮鬥”。現在在一些農村地區,還存在著“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的現象,“等不來、也送不來”有怎樣的現實針對性?怎麼才能把政府主導和農民主體有機統一起來,充分尊重農民意願,激發農民內在活力,教育引導廣大農民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實現鄉村振興?
彭瑋:鄉村振興,農民群眾是主體。現在,“幹部著急群眾不急”“幹部幹,群眾看”“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等現象在一些深度貧困地區依然存在,鄉村振興政府既不能缺位,也不能包辦代替,必須補足自信自強的“精神之鈣”,將鄉村振興與扶智、扶志緊密結合起來,充分激發農民群眾的內在活力。
一是營造良好的幹事創業的氛圍。積極總結推廣各地各部門的豐富實踐,注重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形成良好輿論氛圍。二是完善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提高農民參與能力,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民合作與聯合,支持集體經濟組織多元化發展,增強村集體自我發展、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能力和水準,引導龍頭企業通過直接投資、參股經營、簽訂長期合同等方式,帶動農民廣泛參與産業融合發展。強化龍頭企業聯農帶農激勵機制,各級相關扶持政策與利益聯結機制相掛鉤,探索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農戶數量、成效及可持續性作為安排財政支農資金的重要參考依據。三是加強農民培訓。支持合作社、專業技術協會、龍頭企業等主體承擔培訓,綜合利用全省優質教育資源,建立健全培訓認定、政策扶持、跟蹤服務“三位一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體系,重點培養生産經營型職業農民,著力培養技能服務型職業農民。
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亟待破解
記者:湖北是農業大省,推進“五個振興”,當前有哪些突出的瓶頸需要破解?
彭瑋: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湖北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亟待破解。一是農産品供給的數量和品質不平衡,農業的品質發展不充分,農産品競爭力不強。農産品供給主要以“大路貨”為主,優質稻、精品果菜茶、名特優畜産品、水産品的比重較低,全國知名品牌數量較少。二是各類經營主體發展不平衡,小農戶分享農業現代化成果不充分,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優。基層農業公益性服務供給不足,技術人員出現斷檔現象。缺乏現代農業急需的加工、儲藏、物流、行銷、保險等産後服務,難以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三是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不快,科教大省的優勢沒有充分發揮,農科教企結合不夠緊密。全産業鏈科技創新服務仍需加強,農産品從産地到餐桌、從生産到消費、從研發到市場等環節融合不深。四是農民增收後勁不足,農民工資性收入增長趨緩。農村居民收入增長跑贏GDP、城鎮居民收入增速的壓力仍然較大。五是農業的生産與生態功能不平衡,農業的生態功能發揮不充分。農村環境改善不夠,農村化肥、農藥等過量施用仍十分突出。切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加快推進改革創新、科技創新、工作創新,大力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大力發展新主體、新産業、新業態,大力推進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才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