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外大V” 長江之上唱《在此》 用不同文字寫下我愛武漢
長江日報  2018-05-28 15:44:57

“海外大V” 長江之上唱《在此》 用不同文字寫下我愛武漢

5月27日晚,來自德國、法國、韓國、日本等國家的 “海外大V”來到湖北武漢,圖為由海外著名媒體人、行業領軍人士、專家智庫組成的“海外大V”團隊在“知音號”甲板上,用各自國家的文字寫下我愛武漢

長江日報記者何曉剛 攝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27日晚,來自德國、法國、澳大利亞、伊朗、烏克蘭、波蘭、阿爾巴尼亞、韓國、日本、泰國等國家的11位“海外大V”登上“知音號”。他們觀看表演,欣賞“夢幻江城燈光秀”,齊唱歌曲《在此》,並且用不同文字寫下“我愛武漢”,拉開了為期4天的“綠色長江新動能 海外大V看武漢”活動序幕。

  此次“綠色長江新動能 海外大V看武漢”活動,由武漢市委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聯合主辦。活動邀請一批由海外著名媒體人、行業領軍人士、專家智庫組成的“海外大V”團隊走進武漢,了解武漢在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戰略中的突出亮點,通過“海外大V”向海外傳播武漢在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的新作為,向世界傳播武漢在“高品質發展”中形成的新動能。

  “海外大V”們在武漢的4天行程,分為長江夜色、多彩武漢、創新武漢、文化武漢四個板塊,他們將漫步東湖綠道,坐上東湖遊船,走進楚河漢街;領略省博物館、黃鶴樓、曇華林、黎黃陂路的歷史人文;體驗戶部巷、吉慶街的市井風情;參觀長飛光纖、烽火通信和中國光谷展示中心。此外,“海外大V”們還將參加28日下午舉行的武漢城市形象宣傳圓桌會議,為助推武漢的國際化現場“打Call”。

  據了解,此次“海外大V看武漢”,中央和湖北省市媒體將利用圖文報道、移動直播、短視頻等形式進行體驗式互動採訪,組建融媒體報道矩陣,展現“海外大V”在漢的真實見聞,並利用“國際在線”海外多語種社交網絡平臺以及“海外大V”的影響力,以“海外大V”視角看武漢綠色生態發展,以“海外大V”視角談武漢創新驅動成效。

  瑪塔·扎布沃茨卡:

  武漢是長江上

  一座美麗的城市

  “來之前就聽説過武漢,因為我的一個好朋友是武漢人,她説武漢是長江上一座美麗的城市。”在登上“知音號”前,波蘭資深媒體人瑪塔·扎布沃茨卡正忙於合影,身後就是她聽説過的長江。如今親眼所見,令她喜形於色。

  瑪塔·扎布沃茨卡告訴長江日報記者,她希望通過武漢之行,近距離了解中國和中國人的生活。

  瑪塔·扎布沃茨卡在媒體行業從業12年,曾在波蘭國家廣播電臺、波蘭通訊社擔任記者,還擔任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特約記者。她熱愛中國文化,曾走訪許多中國城市,熱愛中國美食,想更多了解中國。她舉例説北京是一座不夜城,每一個到北京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美食特別豐富,衚同裏還有人用小廣播叫賣東西,很有趣,這在波蘭見不到。

  看完“知音號”演出,瑪塔·扎布沃茨卡説,這是一艘像泰坦尼克號一樣龐大的客輪,上面的演出非常棒,不僅講述了武漢的歷史,還充滿了感情,通過演員們的對白,她能感覺出那種濃烈情感的流露。

  (長江日報記者萬建輝)

  梅田謙:

  觀看演出

  讓我對武漢更加好奇

  在“知音號”的客艙,面對老武漢雜誌、明信片,老武漢的傢具、桌椅,31歲的日本媒體人梅田謙穿起中國傳統服裝,請人為他留影。

  為了探究中國文化,兩年前梅田謙經過努力,來到中國工作,現已成為《北京高速路》廣播節目主播,同時也是《北京表情》《北京日記》系列視頻的主持人。他説:“兩年前我到中國,對中國的發展感到吃驚,這裡的電子支付遍及城市的大街小巷,共享單車一夜之間隨處可見,這在日本是不可想像的。”通過對中日文化碰撞的理解與感悟,如今他已形成了別具一格的主持風格,受到聽眾及網友喜愛。

  梅田謙説,他對武漢知之不多,只知道在長江邊,有一座黃鶴樓,而黃鶴樓在日本幾乎家喻戶曉。在“知音號”頂層,他拿手機不斷拍攝江景視頻,“之前我在西安看過用高科技手段表演的《長恨歌》,這次在武漢,我又一次看到高科技的演出,這些表演展現了武漢不同時代的生活,這種表演模式獨具一格,這讓我對武漢這座城市更加好奇”。

  (長江日報記者萬建輝)

  納塔蓬·那姆斯利坤:

  武漢將現代建築

  與古代文明融為一體

  “我是第一次來到武漢,武漢之行可以看到這10年中國有什麼變化,這種變化又將給未來中國帶來什麼。”30歲的泰國著名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旅行家納塔蓬·那姆斯利坤,無疑是11人“海外大V”團隊中最帥的小夥,在“知音號”前,女孩子們爭相與他合影。

  納塔蓬·那姆斯利坤的普通話説得很流利,他告訴長江日報記者,他們剛從合肥坐高鐵到武漢,在合肥看了一家老宅院,那裏保留了許多老建築。到了武漢,他又看到武漢有許多湖泊和公園,自然資源豐富。“一個國家發展起來後,在技術革新、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不把過去的東西和大自然忘掉,這一點很難得”。

  納塔蓬·那姆斯利坤曾主持學中文的節目,是中泰雙語主持界的第一人。他説,“知音號”的這場演出是他一生中最有價值的觀賞之一,自己本來就喜歡中國文化,從小看周潤發的《上海灘》長大,而“知音號”演出的燈光、服裝設計都太美了,劇情可以讓外國人更深刻的了解一百年前的中國。他説:“每個房間裏的演員表演都很投入,我聽得懂中文,看到悲傷的情節,我幾乎要流出眼淚了。”

  在“知音號”頂層,納塔蓬·那姆斯利坤看到了黃鶴樓,周圍還有一些高大建築,他感覺“武漢這個城市將現代建築與古代文明融為了一體”。

  (長江日報記者萬建輝)

  慎雲哲:

  想在武漢

  發掘中韓貿易商機

  頭髮往後梳的慎雲哲特別“有范”,説到此次武漢之行的期待,他説希望看到武漢特有的文化。

  慎雲哲是中韓行銷協會會長,現任美國國際電商創新協會韓國代表、世界韓流文化總聯盟常務副會長、韓中交流委員長,曾任人民日報“一帶一路”和“海帆獎”終審評委、中國網絡行銷大會“金屬標”終審評委。

  慎雲哲説,他了解武漢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這裡有著名的長江文化,如同他的家鄉韓國慶尚道,這裡保留了比較完整的儒家文化。“除了武漢的特色文化外,我還想在武漢發掘一些中韓貿易的商機,如一些消費品、節能環保和生物科技的新技術,還有設計、演藝、娛樂方面的項目。”

  (長江日報記者萬建輝)

編輯:楊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