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陽春
5月,正值我國東北地區的春耕季節,大豆、玉米、稻穀播下新一年的期望。
在這片廣闊的黑土地上,有近百台無人駕駛農機正在忙碌著。這些無人駕駛農機,可以自動獲取釐米級高精度位置信息,能夠按照規劃路線自動行駛,準確控制方向,並且通過智慧演算法做到耕種不遺漏、不重復。
這是武漢依迅北斗空間技術有限公司眾多“北斗+”應用的最新成果之一。“無人駕駛在常規道路上還存在不少技術和法規障礙,我們先在特種行業跑起來了。”該公司董事長付誠介紹,這套無人駕駛系統作業精度可達正負2.5釐米,適合大面積耕作,無論翻地還是噴藥、施肥都遊刃有餘。
北斗是中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衛星導航系統。2018年,北斗已開始全球組網,2018年我國計劃發射18顆左右“北斗三號”組網衛星。北斗進入第三代後,其定位精度、服務能力與美國GPS基本處於同一層次。
北斗一代比一代完美,讓武漢依迅也從一家小公司快速成長為業內的“隱形冠軍”。付誠介紹,2003年他與合夥人從8000元開始創業,到現在年利潤數千萬元,這是因為公司自始至終圍繞北斗做開發,伴隨著北斗的升級而成長壯大。2017年在無人駕駛、高精度定位領域,該公司申報了150項發明專利,已經拿到了46項發明專利。
最近幾年,武漢依迅的利潤連年翻番。付誠介紹説,得益於北斗三代的啟動,從2018年開始,位置服務可謂迎來“風口”,公司進入高速發展期。行業的蓬勃發展,也讓資本市場看好武漢依迅,多家知名投資機構拋來橄欖枝,公司已啟動創業板上市輔導程式,有望成為“湖北北斗第一股”。
作為中國自主知識産權的導航系統,技術的“命門”掌握在自己手中。若干企業投身這一行業,“北斗+”催生出越來越多的應用模式,在智慧城市、交通、城管、農業、水利,以及無人駕駛、新零售等領域施展身手。
武漢依迅的業務已進入到駕培管理、公交調度、工地管理等眾多領域。武漢依迅北斗空間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的智慧渣土解決方案,利用北斗技術,為多個城市建立互聯網渣土綜合管理平臺,通過科技手段解決渣土運輸車輛超標、超速、超載、超限、超線路、不遵守交通規則、非法傾倒等問題。
隨著北斗三代以及5G等基礎設施的投入運營,很多過去不可能的事情將變成可能。武漢依迅還在研發精準的室內定位系統,可以應用於地下停車場精準找車,機場、地鐵站內導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