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望春:兜牢築實民生底線 積極助力扶貧攻堅
湖北日報  2018-06-13 12:40:47

  原標題:訪省民政廳廳長柳望春:兜牢築實民生底線 積極助力扶貧攻堅

  兜牢築實民生底線 積極助力扶貧攻堅--訪湖北省民政廳廳長柳望春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時強調,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要高度重視困難群眾幫扶救助工作,加快建成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推進民生保障精準化精細化。

  5月16日下午,湖北省民政廳黨組集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認真貫徹湖北省委十一屆三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湖北省民政廳廳長柳望春介紹,民政部門是黨委、政府直接為困難群眾服務的職能部門,民政工作是重要的民生工作。民政部門要全力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進一步深化“三大意識”、實施“三提工程”、推進“八大改革”、補齊“三大短板”,兜牢築實民生底線。

  深化政治意識,實施“三提工程”,增強困難群眾獲得感

  社會的溫度,取決於“底線”的刻度。近年來,湖北省建立完善了“8+1”社會救助體系,做到了“應保盡保、應救盡救、應扶盡扶”,保障水準高於全國、領先中部地區。柳望春説,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就要切實保障和改善民政對象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緊抓服務對象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帶著感情、帶著責任把黨和政府暖民心、惠民生的關懷及時送到困難群眾心坎上。

  著力實施“提標工程”,使民政對象更有獲得感。進一步提升困難群眾保障水準,至今年年末,城、鄉低保保障標準分別達到597元/人·月和5194元/人·年,同比增長7.6%和11.8%;農村五保供養標準達到9250元/人·年,增長10%;同時,進一步提升孤兒、重點優撫對象、困難殘疾人、困難老年人等各項保障水準。至2020年,將按照與經濟社會發展水準相適應和不低於全國、不低於中部地區“兩個不低於”的原則,穩步提升社會救助保障水準。

  著力實施“提質工程”,使民政對象更有幸福感。以標準化建設、精細化管理、個性化服務、常態化監督為抓手,進一步提升民政公共服務水準和品質。

  著力實施“提能工程”,使民政事業更有成就感。提升民政系統防範化解風險、依法行政和基層民政服務經辦能力,使民政成為防範化解社會矛盾風險的“減壓閥”“潤滑劑”。

  增強創新意識,推進“八大改革”,確保民生保障精準化精細化

  習總書記要求,推進民生保障精準化精細化。這為民政事業改革發展指明瞭方向。

  柳望春表示,2018年湖北省民政廳將著力深化民政改革創新,為切實推動湖北民政高品質發展提供動力。

  著力深化民政領域“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取消或下放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假肢矯形器生産企業資格審批。

  著力深化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改革。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兩個堅持”“三個轉變”的要求,全力推動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改革。

  著力深化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改革。繼續推進社會組織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兩個全覆蓋”,把社會組織建設成發現矛盾、化解矛盾、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力量。

  著力深化養老服務綜合改革。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完善事中事後監管機制。實施“互聯網+”養老工程,加快推進公辦養老機構改革、醫養結合、社區居家養老等試點工作。

  著力深化殯葬綜合改革試點。健全殯葬工作領導體制機制,強化殯葬公共服務,改革殯葬管理服務方式,深化殯葬移風易俗,推進節地生態安葬,治理農村散埋亂葬。

  著力深化低保審批改革試點。將低保審核審批權由縣級民政部門委託下放到鄉鎮政府,提升審批時效。

  著力深化福利彩票銷售管理體制機制改革。促進福彩事業安全、健康發展,助力民政公共設施建設。

  著力深化基層社會治理改革創新。完善村(居)務監督機制和村(居)民自治機制,推進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

  強化兜底意識,補齊“三大短板”,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柳望春介紹,湖北省民政系統將努力實幹,著力補齊三大短板,破解民政事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難題,奮力交出滿意的答卷。

  著力補齊加固民政基礎設施薄弱的短板。至2020年,擬爭取各級財政預算投資40余億元,重點支持新建或改擴建一批有關養老服務、各類福利機構、流浪救助、社區建設、軍休服務、救災物資儲備庫、未成年人保護中心、殯儀館等民政兜底工程。

  著力補齊民政政策創制滯後的短板。爭取以人大立法或以湖北省政府規章的形式,或聯合相關部門出臺一批有關養老、慈善、地名管理、社會救助、社會治理、社會組織發展、社區建設、防災減災救災、軍休雙擁、優撫安置、民政標準化建設等系列兜底政策。

  著力補齊政策落地落實不夠的短板。充分運用湖北省委巡視、政務督查、紀委大數據比對和第三方評估成果,嚴查民政政策在落實過程中“跑偏走調”等突出問題,強力推動黨和政府各項有關民生民政政策落地落細落實。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楊麟、通訊員嚴梅琳

編輯:蘇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