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取名“花兒” 她讓“流動花朵”像花兒一樣綻放
長江日報  2018-07-18 17:16:15

  原標題:張琳組建武漢首個中學生非洲鼓社團,取名“花兒” 她讓“流動花朵”像花兒一樣綻放

取名“花兒” 她讓“流動花朵”像花兒一樣綻放

張琳老師(中)和“花兒”非洲鼓社團的孩子們

  每週四下午,在武漢市中北路中學的大梧桐樹下,都會看到20多名少年在一位女老師的帶領下,激情飛揚地擊打著“非洲鼓”,鼓聲、微風、落葉和低語,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校園風景線。

  2016年,武漢市中北路中學“花兒”非洲鼓社團成立,團員絕大部分都是“城市中流動的花朵”,所以取名為“花兒”。短短兩年,這個社團在武漢聲名鵲起。先後舉辦了“敲響春天”草地音樂會,參加武漢市國際風尚藝術節,走上中央電視臺“中國大能手”節目的舞臺,登上武漢國際馬拉松比賽的舞臺為選手們加油……

  中北路中學的“流動花朵”們在非洲鼓社團裏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自信,找到了歸屬,他們的生活中不僅僅是學習和考試,更能夠憧憬詩與遠方……

  實現這一切的是一位瘦削的女老師——中北路中學音樂教師張琳。她,曾經是武漢最早原創音樂推廣人樂評人,2000年—2001年,她擔任電臺音樂主播,從那時起,她就對校園民謠歌曲情有獨鍾,推動並組織了多場校園音樂會,在武漢高校聲名鵲起。

  2002年,張琳卻來了一個事業上的“急轉”,來到了中北路中學擔任音樂教師。“我本身就是師範學校畢業,在擔當電臺主播之前,當了4年的小學老師。”張琳説,自己有難以割捨的校園情結。

  張琳在中北路中學一紮根,就是16年。從一位音樂主播變身成了校園裏的多面手,學校德育主任、黨支部宣傳委員、學校新聞發言人等諸多工作一肩挑。

  2016年,在武昌區體衛藝站的支持下,張琳找來自己的老搭檔,湖北經濟廣播音樂DJ、武漢LAYA非洲鼓圈創辦人楊東老師,一起組建了武漢中學校園中的首個非洲鼓社團,取名為“花兒”。“我們學校大多數學生都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弟,他們是城市中流動的花朵,我也希望他們能像花兒一樣熱情綻放,展示陽光自信的一面。”張琳説。

  為什麼選擇非洲鼓?張琳説,學校的絕大部分學生沒有樂理基礎,非洲鼓上手簡單,而且富有韻律和激情,很容易調動起孩子們的熱情,並釋放學業的壓力。在組建社團的過程中,聯繫老師、挑選社員、安排活動場地、協調人員調配,組織排練演出,總總龐雜瑣屑她都一肩挑起。

  社團裏有位團員來自離異家庭,父母的不聞不問讓她自卑膽怯;有位團員從小學開始就是聞名的學困戶,受盡白眼;還有位團員曾被診斷為“多動症”……然而在一次次活動中老師、家長們卻驚喜地發現,這些昔日的“問題孩子”變了,變得自信、陽光、專注。

  排練時,孩子們坐著練,而張琳老師卻是身負幾十斤的大鼓一邊拍打,一邊跳躍,一邊演唱,為他們助演。往往是一場排練下來人累得幾乎虛脫。無論酷暑還是嚴寒,在中北路中學操場的大梧桐樹下,總能看到他們圍圈而坐,聽到他們富有激情的鼓樂聲。

  兩年時間,“花兒”非洲鼓社團在張琳老師的帶領下,參加了多場高規格的演出活動,得到了各界一致好評。武漢多家媒體也對這個充滿活力的社團進行了報道。

  2016年年底,“花兒”非洲鼓社團接到了來自中央電視臺“中國大能手”節目組的邀請,參與該節目的拍攝。消息傳來,社團一片歡呼,然而正在張琳老師帶領孩子們向央視舞臺衝刺的關鍵時刻,不幸傳來,張老師的父親被診斷出胰腺癌晚期。在那段人生最灰暗的日子裏,張老師往返于醫院、排練場。三個多月煉獄般的煎熬換來央視舞臺上精彩的一瞬。節目播出的那一天,張老師陪伴彌留之際的爸爸觀看了演出,父親嘴角的微笑、豎起的大拇指是對她最高也是最痛的褒獎。 

  “願化足下一扁舟,水一程,雪一更,風雨琳瑯中造化,江楓漁火中擺渡。”這是張琳的人生信條。張琳説,她的校園音樂情結一直沒有變,年輕時通過組織各種音樂會來找到自我成就感,而近20年後的自己,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給孩子們的心裏種下一顆小小的音樂種子,願音樂帶來的快樂,能陪伴孩子一生。

  長江日報記者楊楓 通訊員王瓊

編輯:蘇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