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漳河新區漳河鎮京河村緊鄰漳河水庫,是典型的庫區移民村,人多田少,人均耕地僅0.95畝。10年前,這裡山丘上岩石裸露,居民房屋陳舊破敗,村民大多外出打工。
如今,京河村山巒翠綠,阡陌縱橫的田間,果樹整齊排列,色彩斑斕,美國黑提葡萄、歐洲大櫻桃、藍莓、冬棗旺盛生長。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現場看到,村民栽果樹、擴馬路、建民宿,一派熱火朝天。
好生態催生四季瓜果
京河村地處漳河三圈保護地,雖坐擁山水,不能上山砍樹,不能下河捕魚,如何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村兩委積極轉變思路,發動村民在3000多畝拋荒地上種果樹,既保護生態,也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村兩委經過反復考察,引進葡萄産業——美國黑提。村裏成立富輝果蔬種植合作社,發動村民土地入股,並由3名黨員幹部率先種植200畝葡萄。如今“京河”葡萄已是荊門知名品牌,種植面積擴大到1100畝。
更多能人返鄉種樹,豐富果樹品種。68歲的李大紅,曾是金龍泉啤酒掌門人。2013年,這位昔日“啤酒大王”投資600多萬元,在京河村的300畝荒坡上種起歐洲大櫻桃。
櫻桃好吃樹難栽,北桃南種,最大的問題是儲冷量不夠。李大紅通過種三葉草全覆蓋降地溫,延長儲冷時間。幾經坎坷,今年,京河歐洲大櫻桃迎來豐收。“下一步擴種200畝,爭取後年産量過10萬斤,銷售過千萬,打造南方地區唯一的歐洲大櫻桃種植基地。”李大紅信心滿滿。
獼猴桃200畝、冬棗200畝、藍莓30畝、木瓜50畝,油桃150畝,貢梨100畝……“一處美”變成“一片美”,昔日荒山變成綠油油的果樹森林。現在,京河村除了葡萄、歐洲大櫻桃、獼猴桃外,又新增15個果樹品種,打造“四季有花,四季有果”特色産業。
好産業引爆鄉村旅遊
7月24日,京河村葡萄園裏歡聲笑語,路邊停滿前來採摘的小車。“好吃,真甜。”來自宜昌的朱小姐一家摘了10斤葡萄。短短15天,京河村接待遊客5000多人。
漳河岸邊,青青山崗開鮮花,彎彎河水映晚霞,有摘的有玩的有吃的,能留住客人,村支書蘇池富籌劃鄉村旅遊大文章。2017年7月,京河村與湖北中旅集團聯合成立“湖北大京河鄉村旅遊發展有限公司”,中旅集團佔股51%,京河村佔股49%。中旅集團負責組團攬客,農戶可現金入股。農民負責種出特色無公害農産品,公司按市場行情的價格付給農戶。
每逢週末,京河村大巴穿梭,遊人如織。2017年,旅遊公司以198元兩日遊的價格,吸引2000多名武漢遊客來京河村旅遊。今年,京河村遊客預計突破2萬人。人到財旺,旅遊拉動當地土特産銷售,除了京河村的四季瓜果,周邊的八廟土豬、香山黃桃、團坊無花果等銷售都異常火爆。
好文化托起村美人富
“發展旅遊産業,最終還是要文化做支撐。”蘇池富説,村裏採取文化産業入股模式,將京河村始建於清朝及近代的老宅,置換為村集體所有,通過招商引資,吸引公司投資在皇帝山修建“騰龍閣”旅遊景點,挖掘歷史文化,如蕎麥埡、染坊、鍋廠、趙廟等景點。
遊客猛增,餐飲住宿需求劇增。京河村引進襄陽一家企業,因地制宜將農房開發成民宿。村民陳輝的一棟民房有4間房,被改造成標間,房前屋後,生活污水全部無動力凈化處理。“改民宿,政府每家補貼1萬元,一間房租金每月300元,被大京河旅遊公司包下,我4間房一年收入1.44萬元,在公司入股還有分紅。”陳輝笑得合不攏嘴。“生活好了,環境好了,不能讓群眾思想落伍了。”蘇池富説,在村集體的努力下,京河村翻新擴建所有村民小組的文化室,修建村民健身廣場並配備活動設施。村裏每年還拿出3萬元用於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如今,晚飯後和農閒時間,村裏人可以到文化室讀書看報,參加文藝演出,精神風貌大不一樣。“産業興則鄉村興,人氣旺鄉村才有希望。”漳河鎮黨委書記張永寧説,漳河鎮正在以京河村為鄉村振興樣板,利用環庫路相連,在漳河沿岸的10多個鄉村打造全域旅遊。(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通訊員 熊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