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核心在結構調整 ——“切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專家講習之二
湖北日報  2018-08-14 17:08:39

  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已進入新的歷史階段,農業的主要矛盾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必須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開創農業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在 2017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指出

  必須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品質興農之路。堅持品質興農、綠色興農,實施品質興農戰略,加快推進農業由增産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夯實農業生産能力基礎,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構建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體系,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不斷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産率,加快實現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

  ——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

  講習嘉賓:鄒進泰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湖北省有特殊貢獻中青年專家,湖北省人民政府諮詢委員會特邀專家

  “需求側”在變化,“供給側”要跟上時代腳步

  記者: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準確把握新形勢下“三農”工作方向,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長期以來,農産品供給總量不足是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矛盾,增加産量是農業政策的重心所在。提出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面臨的新的時代背景是什麼?為什麼説“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三農’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這種深刻性體現在哪?

  鄒進泰:改革開放初期,基於長期的農産品短缺,我國一直提倡的是産量多多益善,農業領域的政策舉措主要圍繞“增産”二字展開。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各種主要農産品産量連年攀升,極大地滿足了我國居民對農産品的需求。從1990年前後開始,我國的初級農産品生産開始出現供過於求和賣糧難的苗頭。在今天,隨著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人們不僅要求吃得飽,而且要求吃得好、吃得營養健康。如何適應時代變化預判未來“供給側”和“需求側”的走勢,如何滿足人民群眾對農業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個性化高級化需求,成為農業農村發展必須面對的新的時代課題。

  長期以來,由於傳統思維的慣性,以及對於外部國際環境的擔憂,中國的農業生産還是在單純的擴大面積和不斷增産的快車道上繼續猛跑。對於“N連增”追求和達成目標的成就感,掩蓋了對市場需求的變化敏感和未雨綢繆。其結果,一方面是對於食品安全、品質、口味等多樣性的市場需求忽視,另一方面是在有限的土地和水資源條件下,低端和低效的農産品被大量生産和浪費,供給沒有很好適應需求變化,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破解這些矛盾和困局,必須從供給端發力,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主線,促進農業農村發展由過度依賴資源消耗、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

  改革成效,關鍵要看農民錢袋子鼓起來沒有

  記者:我們常説湖北是農業大省,我省主要經濟作物産量穩居全國前列,油菜籽、淡水魚等農産品産量多年保持全國第一,但農業發展水準與一些省份還存在較大差距。從供給側而言,湖北需要從哪些方面著力?

  鄒進泰: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是通過自身的努力調整,讓農民生産出的産品,包括品質和數量,適應消費者的需求,實現産地與消費地的無縫對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涉及理念更新、體制改革、實踐創新等方方面面。農民增收是農業農村發展的根本目的,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沒有,是衡量改革成效的重要標誌,要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農民不斷分享改革成果。

  湖北是農業大省,但産量很大而附加值低,産品多而品牌少,大而不強、大而不優的問題比較突出,一些農産品,一度被貼上“粗、大、傻”的標簽。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湖北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以穩糧增收為重任,以提質增效為目標,以轉變方式為主線,以創新驅動為引擎,以依法興農為保障,著力穩定産能、調優結構、提升品質、激活市場、提高效益,努力走出一條産出高效、産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向功能更加全面、形態更加高級、分工更加深入、結構更加合理、發展更可持續的中高端邁進。

  要調優産品結構。立足比較優勢,優化區域佈局結構,通過深度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加快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優質高效漁業,增加適銷對路農産品供給,繼續壓減供過於求矛盾突出的“大路貨”品種,狠抓農産品標準化生産、品牌創建、品質安全監管,切實把區域資源優勢轉變為産品優勢、産業優勢和競爭優勢,讓區域特徵更加凸顯、區域品牌更加響亮。

  要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以“做優一産、做強二産、做活三産”為發展思路,把産業鏈、價值鏈、生態鏈等現代産業組織方式和綠色發展理念引入農業,積極探索“一産接二連三”的互動型、融合型發展模式,構建多業態、多功能的現代農業産業體系。圍繞“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關鍵點,加快主要農産品加工轉化。大力推進農産品産地初加工、發展農産品精深加工,開展農副産物綜合利用。

  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是根本的、首要的問題

  記者:在農村生産能力逐漸提高的同時,我們也時常看到全國各地出現農産品大量滯銷的問題,比如今年湖北一些地方就出現了鮮桃等農産品大量滯銷的現象。破解這樣的困局,從供給側而言,我們需要從哪些方面作出調整和改變?

  鄒進泰:一些農産品遭遇的價低賣難的問題,正是顯示出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艱巨性。這樣的問題警醒我們,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能為改而改,而應該立足農業生産現狀及經濟社會特點,既要解決結構問題,也要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發展思路,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儘管多年來我們一直在調整農業結構,但總體上卻一直存在著農業結構性失衡。分析原因可以看出:有的産品早已供大於求,但在政策信號上沒有及時做出調整,生産源頭與市場需求脫節。對農産品收購補貼政策的單一依賴,雖然對保供給發揮了直接作用,但同時也使得生産者遠離市場甚至不看市場,長年累積,財政包袱沉重,補貼一有變化,又容易造成不種甚至棄耕,對保供給帶來隱患。因此,解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失衡問題,根本的、首要的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調整發展思路。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在思路方向上立足現實、著眼長遠,把解決短期難題與遠期發展結合起來。要在源頭上牢固樹立圍繞需求、圍繞消費進行生産和調整的觀念,充分發揮市場這只手的作用,讓農業生産者真正成為市場經營主體,使種植養殖結構與市場需求匹配。同時,更加注重政策的長遠導向作用,在現代農業進程中,哪些是政策確保的,哪些是市場做主的,讓生産者清清楚楚,讓經營者明明白白,既要保障糧食安全和農民利益,也要從源頭增強贏利能力和抗市場風險能力,增強對價格漲跌容忍度,推動現代農業真正強壯起來。

  結構調整是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核心內容。通過結構調整,促進國際國內兩個市場聯動,能夠減輕國內耕地、水等自然資源的壓力,緩解經濟發展和環境容量之間的矛盾;促進農業生産由以數量為主轉向數量品質並重,更加注重效益,注重市場導向,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結構調整的基本要點在於“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互動,提高農業發展的品質和效益”。結構調整的主體是近年來新型經營主體,即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企業,包括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他們是商品農産品供給的主體,也是農業現代化的主體。

  具體來講,去庫存,就是加快消化過大的農産品庫存量,通過大力發展農産品加工業,加快糧食等農産品的加工轉化,實現一二三産業的融合發展。降成本,就是通過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通過農業科技進步,採取測土配方等方式減少化肥農藥不合理使用,減少農業物化投入;開展社會化服務等途徑降低生産成本,提高農業效益和競爭力。補短板,就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薄弱環節,增加市場緊缺農産品的生産。(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艾丹)

編輯:蘇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