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超賣萬斤糧,求購自行車,他成了全國新聞人物。進高等學府,當國家幹部,他的人生隨時代大潮奔涌向前——楊小運撞了大運
圖為:5月18日,楊小運在應城楊河鎮大堰村田裏插秧。﹙視界網劉振宇攝﹚
圖為:當年獎售給楊小運的永久牌自行車,如今保存在應城市檔案局展覽室,至今已有37年曆史。據了解,楊小運超賣萬斤糧的發票保存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視界網劉振宇攝﹚
40年前,改革大幕從農村徐徐拉開。
應城農民楊小運是參與者,也是見證者。中國農村改革有兩個標誌性事件,一個是安徽鳳陽縣小崗村18位農民分田到戶;另一個就是楊小運超賣萬斤糧求購“永久”牌自行車。
5月17日中午,烈日當空。在應城市義和鎮義和社區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見到了正在監工的楊小運。
頭戴草帽,挽著褲腿,滿臉黑紅,汗珠直滴。當了29年國家幹部,楊小運不改農民本色。去年9月,楊小運從應城市農辦副主任崗位上退休。休息了幾個月,閒不住,他又應聘去一家公司做工程監理。
路邊停的一輛越野車引起了記者注意。“這輛車我開四五年了。過去那個年代在農村騎自行車都很稀罕,現在買車在農村已不是新鮮事。”楊小運感嘆,這種變化,40年前想都不敢想。
大著膽子分田,就是為了“吃飽肚子”
1976年,19歲的楊小運當上了應城楊河公社衛東大隊六房生産隊長。之前,他在大隊企業幹了4年,種樹,放鴨子,打鐵,喂豬,做酒。“當時大隊讓我回去,説是前任隊長不幹事,年年完成不了糧食定購任務,大家吃不飽飯。”
六房生産隊有122個人、226畝地。人均差不多兩畝地,咋會填不飽肚子?不信邪的楊小運帶著大家苦幹一年,任務仍然完不成,肚子照樣吃不飽。“田裏只長草不長谷。竹葉草長得密密麻麻,野荸薺苗像旗桿。”
第二年,再幹,還是老樣。啥問題?“大家出工不出力,用力不用心。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1979年,夏糧收了,失望透頂的楊小運動起了分田到戶的念頭。還沒開始,公社黨委書記夏華樹就找上門説:“中央沒這個政策,不能分。可以試著先分到組,悶著搞。”秋播時,楊小運把生産隊分成3個小組,再將田分到組。“實際上就是將‘大鍋飯’改成了‘二鍋飯’。”
第二年夏收,六房生産隊一下子就完成了全年糧食定購任務,群眾有了飯吃。楊小運更加堅定了分田到戶的想法。“看我們分田到組搞出了名堂,夏書記同意我們私下分,試一下。”
1980年10月,六房生産隊分田到戶,按勞動力,每個5畝;按人口,每人1畝。“我家6口人,3個勞動力,分了21畝地,加上房前屋後的地,一共27畝。”“當時就認一個死理,肚子都吃不飽,咋教育大家‘三熱愛’。”楊小運説,“我個人的願望很簡單,吃飽肚子,蓋三間房,娶個老婆。”
打了一個賭,一不小心成了名人
1981年8月,六房生産隊用夏糧(小麥)和早稻完成了全年4萬公斤糧食訂購任務,田裏還有110多畝中稻、140畝晚稻沒收。
縣裏幹部來生産隊調查時,楊小運表示,還可以向國家多賣1萬多斤糧食。“這還真不是吹牛,當時地裏12畝中稻、11畝晚稻長勢很好,收一萬二三千斤谷不成問題。”
幹部將信將疑,楊小運説:“咱們打個賭,如果我超賣1萬斤糧食,就賣給我一輛‘永久’牌自行車。”當時,農村家庭“三大件”——手錶、收音機、自行車,楊小運就差自行車。“當時我只是隨便説説,並沒有完全當真。”
媒體的關注,讓這個“賭”成了熱點。1981年9月5日,《孝感報》刊發了一條百餘字消息“楊小運願向國家超賣萬斤糧──只求買到一輛‘永久’牌自行車”。這則消息很快引起了各級媒體關注,《人民日報》、新華社、《湖北日報》分別進行了報道。楊小運一下子成了全國新聞人物。
很快,上海自行車一廠作出回應,不僅願意滿足楊小運的要求,還承諾:凡是當地農民超賣萬斤糧的,都將獎售一輛“永久”牌自行車。廠長王永昌還專程趕到應城,送來一輛龍頭上扎著紅綢花的“永久”牌自行車。
9月20日,楊小運賣了10380斤稻穀。27日,公社通知他去開會,獎售給了他一輛“永久”牌自行車。“花了169元。有人讓我騎一圈,一騎就倒了,大夥兒都笑了。”
11月,楊小運參加了全國新長征青年突擊手錶彰大會,受到葉劍英、李先念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
“不搞責任制,我賣不了那麼多糧食;不是那輛自行車,我成不了‘名人’。沾改革光,我楊小運撞了大運。”
聽了萬里委員長一席話,成了武漢大學“特招生”
1983年6月,楊小運在北京開人代會時,參加了一個農民代表座談會。“萬里委員長問我多大年紀,我回答説:26歲,初中畢業。他説,做好一個農民,還要多讀書,多學知識。”“聽了委員長的話,我當時也動過去讀書的念頭。為啥沒馬上去呢,一是家裏剛蓋房子,外面還欠了6000多元賬,二是文化底子薄,擔心跟不上。”
一晃4年過去了。1987年,楊小運找到華中農業大學當時的校長陳華奎,正式表達了自己求學願望。“當時外債還得差不多了。另外,當了幾年村黨支部書記,感覺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
考慮到楊小運的實際情況,陳華奎建議他去武漢大學讀成人教育大專班。“當全國人大代表期間,我認識了武漢大學經濟學家李崇淮教授。找到他後,他答應,儘快將我的情況告訴劉道玉校長。”
沒過多久,楊小運見到了劉道玉。“他對我説,你是對農村改革作出過貢獻的人,學校已向國家教委打報告,申請破格錄取你。”
9月,楊小運走進武漢大學,成了經管學院經管專業的一名特殊學生。“學校對我特別照顧,當時是4個人或6個人住一間寢室,唯獨我一個人住一間寢室。兩個研究生輪流給我補課。”
1989年7月,楊小運完成學業,拿到了夢寐以求的大學畢業證。“22門課只有微積分沒有及格。老師説我:基礎最差,進步最快。”
回應城後,楊小運參加招考,當上了楊河鎮紀檢幹事,成為一名國家幹部。
好政策一個接一個,“交了好運”還得努力幹
從巡檢管理區副主任、副書記、主任、總支書記,到楊河鎮副鎮長,再到市農辦副主任,不再是農民的楊小運始終在農民圈裏摸爬滾打。
有過迷茫的時候。“徵收農業稅時心情很複雜,收不起來就拿不到工資;但催著農民要,心裏又不是個滋味。給你算個賬吧,那個時候糧食不值錢,一畝田也就三四百元的收入,交‘三提五統’、農業稅就得200多元,農民哪個願意種田?”
煩惱去得也快。2005年,湖北省決定全部免征農業稅及其附加。“做夢都沒有想到,稅費改革會這麼快。想想也是,我們國家發展了,富強了,到了反哺農業、農村的時候了。”
農業補貼、新合作醫療、新農村建設、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好政策一個接著一個!“現在農民真是交了好運。種田有補貼,看病有醫保,老了還有養老金。”
“好日子天上掉不下來,政策再好,也得靠個人努力。鄉村振興關鍵是要把農民積極性調動起來,不能用國家的錢硬推,應該因地制宜,循序漸進,水到渠成。”楊小運有些激動。(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春保 通訊員 劉振宇 丁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