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嘉賓為銅像揭幕。﹙視界網劉國威攝﹚
“工藝學堂傳武科,立德樹人繼匠心。”9月2日,在晚清名臣張之洞誕辰181週年之際,張之洞玄孫、在西安從事文教項目的企業家張家粵,在武漢科技大學舉行的張之洞銅像揭幕儀式上即興賦詩。
武漢科技大學發軔于張之洞1898年督鄂期間創辦的工藝學堂,今年辦學120週年。武科大歷時兩年設計製作張之洞銅像,銅像身高1.898米,與武科大的創建時間1898年呼應;連同銅制基座高2.018米,代表2018年落成;石質底座高1.20米,與武科大辦學120週年契合。身著官袍、拈須遠眺,張之洞銅像英武豪邁。
張家粵與中國近代史研究專家、華中師範大學嚴昌洪教授,武漢科技大學校長倪紅衛等共同為張之洞銅像揭幕。為先祖銅像揭幕後,張家粵深深鞠躬,深情感懷:“在先祖誕辰日,激動不已。120年薪火相傳,如今,武漢科技大學已發展成為我國知名大學和湖北省屬高校的排頭兵,這是對創立者最好的告慰。”
武科大校長倪紅衛致辭:“在武科大120週年校慶之際,塑立一尊張之洞銅像,既是紀念和緬懷,更是激勵和指引。在我們向‘雙一流’大學奮進的征程中,尤其需要全校師生撫今追昔,砥礪前行。武科大將秉持張之洞的憂患意識,傳承求新務實的自強精神,為社會培養具有民族情懷和責任擔當的精英之才。”“張之洞塑像,我見過不下10尊。武科大的這尊形神兼備,栩栩如生,讓我們看到了一位長髯飄飄的長者,站在崎嶇的改革道路上沉思著國家的未來,激勵高校師生為國家發展、民族振興、人民福祉作出更大貢獻。”嚴昌洪教授介紹,張之洞督鄂17年,辦實業、興學校、練新軍、修鐵路,為國家的發展、湖北的建設以及武科大的創建,作出了重要貢獻,我們在回顧中國近現代社會發展成就時,不能忘記張之洞。
據悉,歷經120年傳承演變,從工藝學堂開辦我國最早的鋼鐵工藝專業,到武科大成為“冶金高層次人才的搖籃”,鋼鐵情緣永續相承;從工藝學堂“沉靜好學、崇實去浮”的良好學風,到武科大“厚德博學、崇實去浮”的校訓精神,教育理念高度契合;從工藝學堂“注重書本知識與生産實踐緊密結合”的教育理念,到武科大“沉靜好學、知行合一”的學風,辦學傳統一以貫之,學校文脈弦歌不輟。
張之洞銅像採用傳統工藝失蠟法鑄造而成,由武漢科技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夏晶陽副教授設計製作,武漢園林雕塑院副院長、高級工藝美術師潘校輝指導,武漢科技大學深圳校友會捐資。揭幕儀式後,張家粵前往武漢科技大學校史館參觀,並提筆寫下詩歌:“朝氣方新起宏圖,治鄂興漢鑄偉志;修明文教為國勢,育才興學挽狂瀾;講習歷練兼與之,經世致用濟時艱;工藝學堂傳武科,立德樹人繼匠心。”(湖北日報記者龔雪、通訊員謝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