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康(左二)在南極科考站和同學一起準備飯菜
2018年31歲的徐康,有不少傳奇經歷: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他為各國運動員做沙拉做到手軟;在南極科考站,他為中國科考隊員做湖北菜;2018年,他為2017年世界飛行者大會上的志願者提供中西兼顧的盒飯;現在,他正為武漢市7萬多名中小學生打造專業的“智慧餐廳”管理系統……近日,徐康的母校——武漢商學院的師生推薦他為“最美家鄉人”。
北京奧運村:每天做數千份沙拉
2008年,徐康作為志願者,在北京奧運村擔任廚師,為來自世界各國的運動員做飯。他被分到沙拉部,每天工作10小時,要做30多個品種數千份沙拉。
這次經歷讓徐康學到了很多先進的餐飲理念和管理方法,促使他回武漢後創辦了現在的公司武漢市京膳坊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同時也見識到了外國人的“鄉愁”。“當時的廚師長是意大利人,很想家。有一次,我們用一種奶酪做沙拉,有點像中國的臭豆腐,大家都覺得臭得受不了,但他很喜歡這個,時不時吃上一塊,説像回到了家一樣。”
南極科考站:半年成“磨豆腐大師”
2008年,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首次面向社會招聘廚師,去南極為中國長城考察站工作人員做飯。經過全國範圍內的嚴格選拔,武漢商學院烹飪係2名教師王輝亞、戴濤和3名學生徐康、潘鼎、王騏脫穎而出。
入選後,徐康在南極待了6個月。
徐康説,他在南極吃的第一頓飯,是老師和同學們齊心協力,花了一個半小時,做出的胡蘿蔔燒牛腩、草菇燴魚丸和火腿粉條。
來自湖北的香辣蝦、蒸菜、魚丸、板栗燒仔雞及早點糯米雞、雞冠餃、米酒、湯圓等美味菜肴在南極深受歡迎,其他國家科考站的朋友也時常過來“蹭飯”。
南極食物全靠外來運輸,肉類居多,蔬菜很缺乏。“只有節假日或者科考隊員離隊時才會讓大家奢侈一回,吃大白菜。”徐康説,為了讓隊員們食品種類多樣化,他們就在豆製品上下功夫,自己用黃豆做豆腐,因為經常做豆腐,他成了大家眼中的“磨豆腐大師”。
飛行者大會:中外志願者點讚湖北魚丸
徐康公司的業務包括食材加工配送、食堂託管、成品快餐配送等,其中一部分是為武漢市各種大型展會和大型活動提供快餐配送。
2017年武漢市舉行世界飛行者大會,徐康的公司中標,每天為志願者提供五六千份盒飯。接到任務後,團隊成員立刻拿出服務方案,設計了一系列的盒飯菜式,三菜一湯一水果,保證營養衛生和外形的美觀。
徐康説,團隊成員研究了多種湖北菜,粉蒸肉、湖北煨湯輪番登場,考慮到外國志願者不同的飲食習慣,有時還做一些黑椒味道、新奧爾良烤翅之類的菜品。
後來發現,大家最喜歡的是魚丸。“湖北人喜歡吃魚,而且吃魚不見魚。”徐康説,湖北魚丸一亮相,就得到中外志願者點讚。
武漢中小學:為7萬人打造“智慧餐廳”
截至目前,徐康的公司為全市60多所中小學7萬多名中小學生提供服務,團隊成員專門針對6—15歲的孩子設計了適合不同年齡段的菜譜,甚至考慮到了口味變化。
現在,徐康還有一個更大的計劃:記錄每個學生3—6個月的吃飯情況,進行大數據分析,打造出一套“智慧餐廳”。
“現在學生中有很多小胖子,孩子們不是營養不良,而是營養過剩。”徐康説,通過系統的分析,家長在家裏可以通過手機看到孩子在學校吃飯的情況,也能獲得孩子在家進餐的合理建議。
“傳統印象中,大家覺得廚師年紀大,文化程度低。”徐康説,他想打破大家的刻板印象,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讓餐飲行業更加科學化、專業化。(長江日報記者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