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晚9點,協和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張波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稍作休息,便打開電腦寫起文章,直至淩晨1時。
張波所寫並非科研論文,而是科普文章。2017年至今,他完成了27篇科普文章,發表于其微信公眾號“骨科疾病防治與康復”。在7月首屆百強醫院優秀健康科普作品展播上,張波獲得了中國健康科普優秀醫生的榮譽。
在武漢,像張波這樣熱衷於科普的醫生越來越多。據多家醫院介紹,2018年來各家醫院積極投身科普的醫生從數十位至百位不等,一改過去“大醫生不寫小科普”的局面。
由於臨床科研佔據了醫生主要的精力,做科普多憑的是醫生的公益心和個人興趣。記者近日走訪了數位科普醫生。
臨床需要催熱科普
協和醫院骨科骨關節專科每天接診大量全國各地的患者。
張波在接診中發現,腰痛、椎間盤突出、關節炎、頸椎病等常見病、多發病佔80%。患者對於同一種疾病都有共性問題,也存在相同的誤區。醫生總是需要反復解釋發病原因、交待注意事項和康復辦法,口頭交待患者也很難記住,工作效率低下。於是,張波把臨床上最常見、患者最關心的問題寫下來,匯集成冊發給患者,“小冊子就是科普的雛形”。
為了讓更多人看到,張波轉戰微信。在其公眾號上,每種常見病的成因、相應症狀、治療策略、注意事項和常見誤區均有涉及。為便於患者理解,他還自繪漫畫、自拍圖片,甚至貼心地附上就診須知。“更全面的內容、更廣泛地傳播,響應健康中國號召,真正實現未病先治。”張波説。
近年來,一些自媒體行銷號打著科普大旗行兜售之實,令讀者難辨真偽。同濟醫院婦産科副主任醫師烏劍利坦言,在網站和手機上瀏覽信息時,常見部分私立醫院在疾病介紹和防治的文章中灌輸錯誤的健康觀念,引導患者過度治療或錯誤治療,於是他寫下《宮頸癌禍首HPV的獨白》等科普文章。同濟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副主任醫師程才曾發文《洛克菲勒做過6次心臟移植?謠言》,從謠言來源、器官移植供體分配製度等方面為大眾科普,告訴讀者洛克菲勒再有權有勢,也不可能得到6次寶貴的心臟供體。
科普流行惠及醫患
醫生寫科普,得到很多意料之內和意料之外的收穫。
微博大V、協和醫院胃腸外科副主任蔡開琳曾在微博上大力呼籲,常規體檢並不能篩查癌症,45歲以上人群應結合一些症狀,選擇性的補充胃鏡腸鏡檢查。一位每年定期體檢的70歲的老人看到文章,自行增加了腸鏡檢查,結果查出了腸道腫瘤,專程找到蔡開琳表示感謝。
一位79歲患有膝關節骨關節炎的婆婆,在武漢多家醫院治療無效後,無意中聽到了張波的講座,專程請張波治療。張波只是按照基本的治療方案,重點幫助婆婆調整心態、接受骨刺,婆婆的病痛大有緩解。今年臘八節,婆婆在歸元寺排隊為張波買了碗臘八粥,在醫院電梯高峰時等候了40分鐘,將粥送給張波。
張波説,科普建立起醫患之間的信任,讓病人的依從性更好,療效自然提升,醫患關係更加和諧。
有人説,醫生寫科普誤了主業,得不償失,可張波覺得“恰恰相反”。自寫科普以來,張波個人門診量從2017年的3623人次猛增至今年的6410人次,“積累了更多的病例”。由於科普受眾更廣,張波需要查閱權威資料、嚴謹表述,反而提升了業務綜合能力。長期的科普寫作,他已形成科普思維,在與患者講解病情時用語淺顯易懂,患者滿意度提升。
“新老搭配”激活科普
科普雖好,可在醫生中普及並不容易。
在國外,很多醫學大家也是科普作家。例如哈佛醫學院教授、外科醫生阿圖·葛文德所寫的《最好的告別》,傳遞出姑息治療的新思路。世界最著名的頂級學術期刊《Nature》雜誌創立之初,就秉持科普色彩,直到今日,很多非專業讀者仍醉心其趣味性和準確性。
協和醫院黨委宣傳部部長王繼亮説,並非人人都能寫好科普。醫學語言專業晦澀,如何深入淺出講明醫學知識要符合傳播規律。有些大專家學識淵博且有科普熱情與良苦用心,但因為用語太過專業,傳播效果有時不佳;年輕醫生熟悉互聯網傳播特點,但專業的深度有時候略顯不足,科普文章傳達的專業性有時不夠精準或全面。協和醫院對此採用“新老搭配”的方法,科普文章須經資深專家審核後才于官微發佈。該院還對臨床科室逐步進行科普技能培訓,以鼓勵和幫助臨床醫師創作出高品質的優秀醫學科普作品,更好的惠及大眾。
事實證明,這樣的科普傳播效果理想。據統計,該院官微自今年推出“協和慕課”科普專欄以來,關注人群提升了近20萬。醫生的投稿數量和單篇科普文的點擊量都比過去翻番。
王繼亮説,在大健康時代,我們就是要讓科普流行起來。醫生不僅是治療疾病,也要傳播健康知識,提升大眾的健康水準。(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余瑾毅通訊員聶文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