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勇當精製棉纖維素行業的領跑者——鐘祥金漢江的轉型與堅守
湖北日報  2018-10-10 11:24:49

勇當精製棉纖維素行業的領跑者——鐘祥金漢江的轉型與堅守

圖為:瑞士客戶在金漢江化驗室選取樣品。

  9月18日,美國知名化工企業亞什蘭集團經過實地考察,將湖北鐘祥金漢江纖維素有限公司納入其全球採購體系。

  金漢江的主打産品精製棉纖維素號稱“工業味精”,金漢江用20年時間,完成了精製棉纖維素從軍工向民用的華麗轉身,打破了發達國家的壟斷,成為我國精製棉纖維素行業的領軍企業。“轉型、創新是公司實現跨越發展的孿生兄弟。”回顧20多年創業歷程,金漢江公司董事長周家貴感觸頗多。

  危中尋機,三次改寫國家標準

  上世紀90年代,鐘祥棉漿廠因經營不善停産,時任鐘祥羊毛衫廠廠長的周家貴走馬上任。他調整産品結構,生産當時緊俏的軍工産品硝化棉,一時間銷售火爆。但4年後,市場風雲突變,企業一年産500噸硝化棉,有300噸積壓在倉庫。周家貴發現一個怪現象,軍工用的精製棉産品滯銷,但國家每年又花大量外匯進口民用精製棉纖維素。

  轉型,迫在眉睫。“機遇來自一個陌生電話。”周家貴回憶,當時河北晉州一家化工企業打來電話,急需10噸新型民用精製棉纖維素,銷售員正欲拒絕,周家貴接過電話,大聲説:“有,一週後來提貨。”

  話雖説得乾脆,可事情並不簡單。精製棉纖維素自上世紀50年代在我國誕生以來,就僅用於軍工企業,配套製造火藥,而民用精製棉纖維素對硬度要求更高,我國當時一直靠進口。

  壓力就是動力,周家貴宣佈停産一週,集中100多位土專家,在軍用産品的基礎上研發高性能民用精製棉纖維素,他們進行幾百次試驗,僅廢棄的原料就達百餘噸。“我們尋遍了全國相關企業,都沒有這個産品,你們創造了一項紀錄。”一週後,河北廠家人員南下鐘祥,驗收合格,順利提貨。

  1998年,金漢江開發出特高粘M1000、特低粘M5精製棉纖維素,成為食品、牙膏、醫藥、電子、塑膠、化粧品、造紙等産品必需的添加劑,徹底完成我國精製棉纖維素“軍轉民”。2000年,金漢江研發出用於火箭推進劑的精製棉纖維素。2001年,金漢江自主研發的高性能銅氨絲精製棉纖維素,開拓了服裝面料新領域,並與國際著名的高級服裝面料公司配套,進入國際高端市場。“三次轉型都填補空白,改寫國家標準,推動了我國精製棉纖維素技術革命。”金漢江總經理周航旭説,特高粘M1000、特低粘M5精製棉纖維素先後被認定為國家級重點新産品,納入國家重點火炬計劃和國家技術創新項目。

  循環利用,7000萬治污守底線

  精製棉纖維素,以棉花中的棉短絨為原料,加工提煉過程中,産生大量黑臭廢水以及廢氣,該公司環保一度頻頻亮紅燈。周家貴意識到,贏得環保主動才有參與市場競爭的資格,脫離了環保這個基本底線,企業不可能生存、發展。

  9月5日,在金漢江污水處理廠,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看到,原水池內污水滾動,經過沉澱、加藥、過濾、酸化處理等環節,帶異味的黑水變得清亮。檢測顯示,出水口的PH值從11降至3。經過水渣分離裝置,渣變成高檔廢料。“污水處理廠投資7000萬元,一天可處理5000噸污水。”周家貴介紹,通過引進新加坡的卡魯塞爾氧化溝與強氧化深度處理技術,進口德國曝氣裝備,採用鍋爐多極管除塵和布袋除塵器,鍋爐煙塵和大氣排放達到國標。

  每年節水近300萬噸、生産廢水60%以上回收再利用,泥渣做成了有機肥……環保壓力促使金漢江從資源消耗向經濟循環轉變:生産源頭,減少資源消耗;生産過程,資源內部循環;末端治理,污染物循環利用。2015年以來,金漢江在環保改進上取得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30多項,在精製棉蒸煮、漂洗、供氣、進排水、碾壓水分等生産環節採用自動化控制技術,減少跑冒滴漏和物料超量使用,水耗下降了近40%。

  創新前行,納米科技比肩歐美

  精製棉纖維素企業常遭遇棉短絨價格暴漲暴跌壓力,容易出現虧損,甚至倒閉。金漢江也曾面臨不少誘惑。有人勸周家貴把鐘祥中心地段的廠址用來開發房地産,一夜可成億萬富翁,他毫不猶豫地拒絕。在他看來,守護民族工業陣地,比個人一夜暴富來得重要。

  堅守,更需要創新。金漢江建成了國內第一條板狀纖維素示範線,産品不僅滿足了國內市場的需求,還出口到20多個國家。金漢江的精製棉纖維素,在意大利做成了世界品牌“賓霸”西服的面料;在捷克、委內瑞拉製成火箭推進劑;在印度、德國製成了火藥、油漆等。每年有上萬噸産品進入歐盟市場。

  2018年,金漢江聯合國內知名專家,研製複合新材料的精製棉納米纖維素,目前已在試驗階段。“添加幾克納米纖維素,汽車材料硬度堪比金屬,這是一場新的技術革命。”周航旭説,一噸精製棉纖維素售價萬元,而精製棉納米纖維素一公斤售價可達3萬元。(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通訊員 張君 范濤)

編輯:蘇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