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紅”産品展示(宜昌市夷陵區委宣傳部供圖)
國際在線湖北消息(程華 通訊員 袁平):東湖之畔,秋色無邊,宜紅飄香。宜昌紅茶簡稱“宜紅”,10月12日,湖北省宜昌市“宜紅”全球推介暨品牌振興研討會在武漢東湖賓館長江廳啟動。此次活動由湖北省農業廳、宜昌市政府主辦,宜昌市農業局、夷陵區政府、蕭氏茶業集團承辦。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長王慶、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江用文、湖北省及宜昌市相關領導、茶界業內人士,以及中央、省、市各級媒體代表等千余人參加推介會。
近年來在湖北省委、省政府“千億茶産業強省”戰略的指引下,宜昌市委、市政府確立了“提升綠茶、振興紅茶、發展黑茶”的發展戰略,茶葉産業的發展勢頭良好,産業規模、發展速度和品質效益均居湖北省乃至全國前列。宜昌市夷陵區茶産業覆蓋8個鄉鎮145個村,茶園面積23.4萬畝,産量2.43萬噸,綜合實力排名位居湖北省前列。2018年9月,茶旅小鎮、川崎茶機械等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準的三峽茶谷茶産業項目在夷陵區三峽茶谷産業園開工建設。茶産業現已成為宜昌名副其實的綠色朝陽産業,在帶動農民增收、精準扶貧、農業增效和農村增綠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據了解,宜昌是中國的古老茶區,古稱夷陵,産茶歷史已逾千年。唐代陸羽《茶經》載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山南以峽州上,襄州荊州次,衡州下。”唐初改夷陵郡為峽州,屬山南道。在陸羽看來,宜昌茶為山南之首。宋代大文豪歐陽修任夷陵縣令曾題詩“春秋楚國西偏境,陸羽茶經第一州”。
“宜紅”生産企業與客商簽訂採購協議(程華 攝)
宜昌紅茶其製作始於清道光年間,是我國主要紅茶品種之一,因由宜昌集散、加工、出口而得名。“宜紅”也是中國歷史上久負盛名的“三大工夫紅茶”之一、歐亞萬里茶道上的主要商品之一,見證了湖北茶産業歷史發展的輝煌、沉寂和奮發。為加快打造宜昌茶葉公用品牌,推動宜昌市名優茶生産向標準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宜昌以振興紅茶為突破口,以品牌建設為引導,統一宜紅茶的公共品牌,讓品牌影響最大化,全力打造“宜昌宜紅”城市新名片。目前,“宜紅”已成功申報為“國家農産品地理標誌保護品牌”,被國際茶葉委員會授予“世界經典紅茶”稱號。
會上,宜昌市非遺中心白曉萍全方位、多角度地解讀了“宜紅”的歷史文化和發展歷程,充分展現了“宜紅”厚重的文化底蘊及優良的産品品質;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長王慶、中國茶葉學會理事長江用文,分別就“茶葉産銷形勢與紅茶發展趨勢”和“協力提升宜紅品牌的影響力”作主題報告,來自全國的知名茶葉專家、文化學者通過現場交流探討茶業發展現狀、市場格局及未來趨勢,共同為湖北茶産業發展把脈,為“宜紅”品牌發展獻策。
活動現場,阿布瑟魯特公司(哈薩克斯坦)、納迪爾阿貝德哈姆迪阿賽迪公司(沙特阿拉伯)等多國大型採購商與包括蕭氏茶業集團在內的宜昌“宜紅”多家生産企業簽訂了採購協議,採購金額達2.8億人民幣,實現了“宜紅茶”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渠道的高效對接。隨後,湖北省農業廳總農藝師肖長惜講話並宣佈“宜紅”全球推介正式啟航。
推介活動現場(宜昌市夷陵區委宣傳部供圖)
據介紹,此次武漢推介會是繼9月在宜昌舉行“宜紅全球推介會”首航後的第二站。11月、12月將在北京等地,利用蕭氏的經貿渠道等在全球舉行推介與品鑒活動。宜昌市已達成共識,合力推進“宜昌宜紅”茶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特別是蕭氏茶業集團、湖北採花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鄧村綠茶集團等龍頭企業,勇於擔責、務實推進,為重振“宜紅”做了大量的工作。宜昌市將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著力優化産業結構,大力傳承“宜紅”文化精神,不斷提升“宜紅”品質內涵,以凝聚全社會、全行業的力量與共識,共同打造培育“宜昌宜紅”公共品牌,開啟文化復興、産業轉型的新征程,為湖北打造“千億茶産業強省”貢獻宜昌力量和智慧。宜昌茶産業將立足於已經積累起來的産業優勢、資源優勢、文化優勢,搶抓國家開發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機遇,以“宜紅”為引領,讓湖北名茶香飄“萬里茶道”與“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