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快遞員將包裹放入小區的快遞櫃。(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張朋攝)
10月8日,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華中(武漢)陸路郵件處理中心,一台臺橙色的智慧機器人正迅速有序地運送快遞包裹。這些“小橙人”是中國郵政集團自主研發的AGV智慧分揀設備。
分揀開始後,分揀員將快遞包裹放在工作臺上,由高速相機掃描,“小橙人”就可以自動識別郵件信息,自主完成分揀、落格、發運。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些“小橙人”非常聰明,它們可以計算出最優運送線路,送貨道路擁擠時,會自動避開障礙物,沒電了還會自己跑到充電點充電。
10月9日,武漢郵區中心局雙層包裹分揀機前,負責分揀設備維修和管理工作40年的劉禎慈告訴記者,改革開放初期,分揀工作幾乎全靠人工完成。那時,機器設備就是一個傳送帶,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包裹從運過來到運出去大約需要6道工序。現如今,分揀員不再需要手分肩扛了,分揀環節也縮減至3道工序。
“我是幸運的,經歷了5次設備換代,從最早的翻車式到現在的信息化。”劉禎慈感慨道,設備的換代升級大大提升了分揀效率。10多年前,一天最多分揀5萬件。“武漢郵區中心局2012年一天處理10萬件郵件,就已經了不得了。”湖北省郵政集團運營管理部的陳森林接過話茬,他介紹説,現在使用的雙層包裹分揀機,單日分揀最高可達76.3萬件。
掃描條碼、輸入手機號、選擇箱體……10月10日,武昌一小區樓下智慧快遞櫃前,快遞員姚杜不到1分鐘就投放好了一件快遞。收件人則可通過手機上的取件碼,自由安排時間取件。姚杜説,以前大多數包裹,都是收件人拿著包裹詳情單到郵局來取,現在郵寄包裹不僅可以上門取件,還可以送件上門。(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朋 通訊員 高健 余麗)
圖為:包裹經過人工掃碼,輸送帶直接將包裹送到相應的貨車上。(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張朋攝)
圖為:上世紀八十年代武漢郵政樞紐大樓中的包裹車間。(湖北郵政供圖)
圖為:一台臺橙色的機器人有序地進行快遞包裹的分揀工作。(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張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