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為何僅漢口江灘能見飛絮花海
長江日報  2018-10-22 12:34:01

  原標題:150公里長江武漢段 為何僅漢口江灘能見飛絮花海

(文末有封面圖)【遊武漢 新體驗】【景區動態】為何僅漢口江灘能見飛絮花海

金秋十月,漢口江灘公園“荻海絮語”。許多遊人如約而至漫步在童話般景色之中 長江日報記者李子云 攝

  2018年,武漢漢口江灘將迎來第十屆蘆花節。連日來,伴隨賞花棧道的開放,漢口江灘已提前開啟賞花模式,遊客紛至遝來。綿延6公里的如雪飛絮,美不勝收,卻也引得遊人發問:長江武漢段那麼長,為什麼就單單這裡有花海?

  野生花海只此一處

  為了找到更多的大規模花海,一週前,長江日報記者隨水政執法艇沿江查看。清早登船從長江紗帽段一路下行,依次穿過軍山長江大橋、白沙洲長江大橋進入中心城區。開闊的江面陡然變窄,都市繁華的景象撲面而來。船行兩側或鬱鬱蔥蔥或高樓林立,一心期待的野生花海,並未出現。

  大江奔流不息,行船勻速向前,望兩岸風光,感受長江對這座城市的滋養。古樸迷人的晴川閣,車流不息的晴川橋,芳草萋萋的南岸嘴一一飛奔登場。中午時分,執法艇抵達長江二橋附近。左手的漢口江灘方向,久違的野生“蘆葦蕩”露出面容。陽光照耀下,傲然挺立的“蘆葦”金燦燦,雖未到“漫天如霜”之時,零星起舞的柔曼飛絮,也煞是好看。

  美景雖好,一晃即過,再往後一直到長江陽邏段,這樣大規模的野生“蘆葦蕩”再未看見。

  是荻不是蘆

  長江武漢段近150公里,為何野生蘆葦蕩“獨寵”漢口江灘?

  長江日報記者為此找到武漢市江灘辦的負責人。讓人意外的是,關於蘆葦蕩,首先被告知的是,雖然漢口江灘每年都會舉辦蘆花節,但其實市民和遊客看到的,是荻不是蘆。

  張淑倩是愛我百湖志願者協會的環保志願者,大學期間專攻水生植物。就讀研一的時候,她和同學相約到漢口江灘賞蘆,結果發現這片蘆葦的心是實的。

  “強脆而心實者為荻,柔纖而心虛者為葦”。張淑倩説,荻與葦外貌相似,葉莖1人多高,花毛茸茸的,但其實很好分,一個實心,一個空心。

  市江灘辦也曾為此邀請華農的研究人員到現場做過檢測,證實這片野花大部分為荻花,只有少部分蘆花夾雜其間。

  “雖然是荻不是蘆,但親水的秉性是一致的,而且都能生長在河灘,凈化水質”。至於漢口江灘為何會出現大規模荻花,負責人説,因為這裡有適合植物生長的淤泥。

  在設計漢口江灘時,市防洪勘測設計院的設計人員就發現,長江水流過長江大橋後,沿江方向最大水深處即深泓線靠近武昌岸,導致武昌岸水流急過漢口岸。由於江水流速緩慢,日積月累,漢口江灘形成了一定厚度的淤泥。現在,荻花所生長的這片區域,正是江灘淤泥程度最高處。“有了合適的土壤,植物自然生根、發芽。”

  最大功臣是生態回歸

  荻花、蘆花好長、不嬌氣,但在長江邊,大規模地呈現,也並非易事。湖北大學水生植物專家李中強説,在武漢,大家常見的濕地有河流濕地和湖泊濕地。在長江幹線上,由於早前的開發,許多洲灘都已被佔據,“原始灘地遭到破壞,植物失去了生長空間,自然很難出現這樣大規模的野生花海了”。

  事實上,生長在長江沿線的荻花,並不只有長江二橋附近的漢口江灘有。仔細觀察,在集家嘴江邊,也有零星荻花,只不過沒有形成規模。

  如漢口江灘6公里荻花般規模,實為難得。武漢市江灘辦負責人表示,花海的出現,最大功臣莫過於江灘綜合整治。10多年前,漢口江灘建成三級平臺,其中第一級平臺還原了原始的灘地,留出了適合荻花生長的空間。

  每年,這裡會進行翻耕,並豎起“不去踐踏”的指示牌。沒有排污,生態變好,人們的環保意識提高,不再踩踏火焚,荻花也就大片大片出現了。

  眼下,漢口江灘又建起賞花棧道,荻花花海又多了一道保護屏障。(長江日報記者黃師師)

  連結>>>

  江灘公園繼續延伸 2021年基本完成三環線內江灘公園建設

  武漢因江得名,依江而興。兩江交匯、三鎮鼎立,大開大闔的城市地理人文格局世界少有。一邊觀江一邊賞花,成為越來越多武漢人共同的期盼。

  長江日報記者從武漢市水務局了解到,2018年,武漢市將持續推進“兩江四岸”綜合整治,繼續延伸江灘公園,長江武青堤、武金堤、八鋪街堤和漢江上游兩岸等江灘綜合整治工程目前正在加緊推進。到明年,一環線內“兩江四岸”江灘景觀提檔升級改造完成,二環線內江灘公園建設也將打上句點。到2021年,我市將基本完成三環線內江灘公園建設,並同步推進新城區江灘公園建設。

  武漢市城市防洪勘測設計院設計人員透露,修復生態,恢復原始岸線,將成為未來江灘建設的一個方向,即在生態修復的基礎上恢復長江原始灘塗,以此彰顯自然生態宜居的綠色之軸。

  今後,長江低水位時,灘塗顯露,長江高水位時,濕地蔥蘢,不同季節、不同水位、不同層級的景觀將給市民帶來不同感受,擁有更多大規模的野生花海或將不再是夢。   (長江日報記者黃師師)

 

 

編輯:蘇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