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評十曬”為精神“補鈣”——竹山縣滾子嶺村鄉風治理側記
湖北日報  2018-10-25 16:52:29

  十堰市竹山縣文峰鄉滾子嶺村是黃龍水電站庫區的移民村。2016年11月,通過實施移民避險解困工程,268戶村民從山上搬到山下。如今,搬遷已近兩年,村民們生活怎麼樣?10月中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赴實地探訪。

  “星”光燦爛,帶出孝善村莊

  遠望滾子嶺村,就被獨特的地理位置所吸引,在一座狹長的小山上,8棟小樓整齊排列,兩條小河順著山腳嘩嘩流淌。走進村子,籃球場、文化廣場應有盡有,每棟小樓前,綠樹花草競相輝映。滾子嶺村委副書記王健介紹,2016年11月剛搬來時,一些村民把過去單獨居住形成的壞習慣帶進移民新村,雜物亂丟,垃圾亂放,村裏環境問題凸顯,村民之間常因各種瑣事發生糾紛。

  為解決集中居住後的各種矛盾,村委會及時成立十星級文明農戶評創協會、環境衛生協會,開展“十曬十比十評”活動:曬菜單,比節儉;曬家規,比誠信;曬健康,比清潔;曬手繭,比勤勞等,促進移民新村安穩發展。

  村民任少雲是位普通婦女,也是村裏公認的好媳婦,幾十年來,和公公、叔叔住在一起,一直孝敬兩位老人。現在老人生活基本不能自理,任少雲每天照料老人,幫老人洗漱,同時還承擔家裏的農活。儘管很苦很累,但她説:“尊老愛幼,和睦相處,是我做人的本分。”2017年,任少雲家被評為滾子嶺村“最美孝道之家”。“十曬十比十評”活動評出10名滾子嶺村好人,同時評出“最美孝道之家”“最美信義之家”等。“通過評比,讓明理、誠信、和諧等傳統家風在滾子嶺村得到傳承,勤勞、奉獻成為村民的共識。”王健説。

  村規民約,約出節儉風尚

  “現在村民結婚、小孩過周歲,請客都在3桌以內。”王健介紹,2016年11月,移民避險搬遷進入高峰期,部分村民互相攀比,大量燃放煙花,親戚相互送禮等,造成大量浪費。為避免浪費返貧,村委會臨時出臺規定:村民搬家每戶只能燃放一桶煙花,親戚家門聚餐只能3桌以內。起初,不少村民不理解,嫌村委會管得寬,通過村委會耐心做工作,黨員幹部帶頭,村民們也就慢慢理解了。

  隨後,村委會在臨時規定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出臺村規民約,成立紅白理事會、移風易俗協會等,促使移民村形成文明節儉的風尚。村民王太滿搬家、子女結婚等堅持不請客,有村民為他60歲生日祝壽,他也拒絕了。村民王太田説,現在村民結婚、搬家等,都自覺遵守村規民約,節儉持家,“既省事兒,又避免了大操大辦造成的浪費。”

  村規民約出臺後,濫辦酒席少了,鄰裡和睦了,移民們的幸福感也提升了。近年來,滾子嶺村先後被評為竹山縣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宜居村莊和綠色鄉村示範點。

  家風村風,凝聚脫貧動力

  “十曬十評”的推進和村規民約的制定,也激發了全體村民的脫貧動力。

  村民王壽星不等不靠,借來4萬元,辦起800多平方米的家庭養豬場,開始艱難的創業之路。清理糞池、消滅蒼蠅,又臟又累,但她毫不在意,一門心思撲在創業上,如今她的養殖場已走上正軌,生豬膘肥體壯,甚是喜人。致富不忘眾鄉鄰。2017年,王壽星幫帶10戶貧困戶通過養豬脫貧,還鋪設800多米管網,將沼氣無償供給25戶貧困群眾使用。“村裏一提起王壽文,無人不曉。”王健説。村民王壽文敢打敢拼,積極帶領村民致富,成為滾子嶺村百姓交口稱讚的致富帶頭人。2017年,村裏決定發展香菇産業,王壽文主動投資20多萬元,買回菌種,建香菇種植基地,如今年産值已達60多萬元。自己致富的同時還帶動鄉鄰,目前近30名村民在王壽文香菇基地務工,月收入1500元以上。“在家門口乾活,既有收入又能照顧家裏,實在划算。”村民王壽良説。不僅如此,有貧困戶種植香菇,王壽文也免費提供銷售信息,有時直接幫村民銷售。

  村風家風好了,村民創業致富的勁頭足了。目前,滾子嶺村已建立起800畝小水果基地、600畝核桃基地,2018年還新建了800多畝茶園。(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龍稱通訊員李玉柱)

編輯:蘇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