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前身武漢地質學院西區老校門。(資料圖片)
1978年,16歲的王同學離開家鄉,來到武漢地質學院學習。畢業後,王同學留在母校任教至今。40年來,王老師親歷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變化,這所高等院校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蛻變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為“一帶一路”國家培養人才。
上世紀70年代,北京地質學院一路南遷,最終定址武漢南望山下,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1987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成立。
圖為:上世紀80年代,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圖書館環境簡陋。(資料圖片)
“改革開放初期,學校規模不大,只有孤零零的幾棟樓,校園裏都是泥土路。教學設施很不健全,實驗、教學設備很多都是師生們自己動手研製出來的。那時學校周圍都是農田,夏季夜晚,教室裏燈火輝煌,田野裏蛙聲陣陣,真有點‘稻花香裏説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詩意。”王老師回憶道。
圖為:俯瞰秀美壯觀的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西區校園。(資料圖片)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這所高校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寫下了許多激動人心的詩行。2003年,學校開通了被稱為“高校第一隧”的穿山隧道,校園東西北三區連通,結束了師生翻山越嶺上課的艱難歲月。2015年1月,一個館舍面積為2.7萬餘平方米的智慧化新圖書館開館運行。師生們進出圖書館、借還圖書、預約座位、使用自助設備掃描文印等,均可以通過自己的校園卡來實現。
2018年7月,學校有了一批特殊的畢業生,絲綢之路學院首屆本科、碩士和博士生畢業,來自俄羅斯、巴基斯坦和也門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99名留學生被授予學位。
圖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為“一帶一路”國家培養人才。
風雨兼程四十載,澎湃前行四十載,如今的地大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逸夫博物館、華中地區唯一異地保存的化石林。校園內風景如畫,自然和人文景觀相得益彰,教育、科研、文化氛圍濃厚,現代化的教學樓群、圖書館、學生公寓、體育場館等建築群落,為莘莘學子成才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圖為:如今,學生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智慧圖書館讀書學習。
從南望山到光谷未來科技城東部,長達27公里,這裡連接著地大洪山校區和未來科技城校區。新校區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未來學校將把它打造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態型現代大學校園。
漫步在綠樹成蔭,芳草萋萋的地大校園內,隨處可見不同國籍、不同膚色的大學生,王老師感慨萬分:“伴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大學校園環境、辦學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