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平方公里,118個社區,11萬老年人。
銀發浪潮滾滾而來,漢陽,利用“互聯網+”連結社會資源,突破傳統服務的時間、距離等限制,為居家養老插上“智慧”的翅膀,打造“沒有圍墻的養老院”。
六成社區裝“護老”天眼養老院24小時監控全覆蓋
11月9日13時10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位於漢陽區民政局的漢陽區養老服務信息平臺控制中心,工作人員韓培正在10余平方米的寬幅電子屏上,逐一調取社區老年人服務中心、養老院以及獨居空巢老人家中的監控視頻查看。
漢陽區洲頭街夕陽紅養老公寓是四合院式,幾名老人正在院子裏曬太陽。由於公寓中間是天井,容易淹水,這幾天常下雨,韓培會重點關注,以便及時發現問題,提醒工作人員處理。
“漢陽區養老院都在大門口、走道等重點部位安裝了監控攝像頭,安裝在活動室的攝像頭還可實時對講。”漢陽區民政局福利及老齡工作科科長阮金環介紹,養老院的工作人員也能隨時接入平臺,查看調取監控視頻,並設有專人負責24小時巡查,填寫夜間巡查日誌。
龍陽街晴川養老院安裝了6個攝像頭,活動室在二樓。13時20分,記者通過監控視頻看到,一位老人坐在輪椅上,正在看電視。由於離電視太近,韓培啟用攝像頭對講功能,提醒老人坐遠一點觀看。老人邊點頭説好,邊往後移了些。
除了養老院24小時監控設備全覆蓋,2018年,漢陽利用“村”改“社區”等契機,建成81家社區老年人服務中心。目前,已有71家安裝監控設備,剩餘將在11月底安裝完畢。
此外,漢陽區試點為20名獨居、空巢老人家中安裝視頻監控,遠程了解老人身體、生活狀況和實時需求,解決老人生活困難。
集合線下1200余家服務商老人點餐買藥可足不出戶
換鎖、洗衣、修鞋、疏通管道……漢陽區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形成10萬餘名老年人智慧分析庫,集合了線下1200余家服務商,精準開展“互聯網+居家養老”,為老人提供“四助一護”服務——助餐、助潔、助醫、助教和遠程照護。
余秋生今年70多歲,和老伴住在琴斷口街七里一村社區。10月中旬,由於天氣多變,余爹爹感冒了,通過養老服務信息平臺的“一小時送藥”服務,感冒藥很快送到老人手中。
“在7家社區幸福食堂,老人可在線訂餐、在線支付,還可以點餐上門。”韓培點擊平臺上的“助餐”按鈕,現場預約了一份素菜小碗菜,然後在線支付了3元錢,全程僅用1分鐘。
隨後,記者點擊“助醫”按鈕看到,9個街道衛生服務中心的全科醫生、執業護士、公衛人員姓名、聯繫方式一目了然。老年人可在平臺上查詢自己所屬的社區服務中心,並進行醫療諮詢,預約“社區家庭醫生”上門診療。
此外,漢陽區選擇了近百名有需求的老年人免費使用穿戴設備,進行健康管理、安全監測、應急呼叫、定位防走失、運動監測、睡眠監測、語音聊天等遠程照護。
依託平臺,漢陽區還在11個街道進行試點,將區老年大學視頻課件、直播課程連結到街道、社區、居家老人家中,使老人足不出戶即可“老有所學”。
三級管理保“雲”信息安全“線上+線下”讓服務立起來
在控制中心大螢幕上,漢陽區養老大數據地圖清楚顯示著轄區內的老人、養老院、社區服務中心以及服務商的分佈。
螢幕左邊是呼叫中心服務工單數據信息窗口。11月9日,工單數顯示為49個,每有新的下單,螢幕會提示工作人員處理。
螢幕右上角有一個養老服務實時監控窗口,養老院、社區服務中心、居家監控可隨時調取,通過攝像頭還可在夜間自動識別有無工作人員在夜巡。
“如何保障老人在‘雲’上的信息安全,是打造智慧居家養老需要面對的課題。”漢陽區民政局局長劉漢華介紹,養老服務信息平臺2017年建成後不斷優化,並通過社區摸底等方式,聚合了漢陽區10萬餘名60歲以上老年人信息,為了確保信息安全,平臺分區、街道、社區三級管理,各級人員登錄平臺,僅能看到與權限相對應的居民信息。
同時,在武漢市第二批基層作風巡查第四組和市營商環境專項巡查第四組的指導幫助下,漢陽區強化線上線下聯動,讓智慧居家養老服務立起來,如推行居家養老從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組織養老從業人員專業培訓,在社區組建老服務志願者團隊等。(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朱惠 通訊員劉晶晶 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