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挑繡之韻”亮相北京恭王府。
11月14日,由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中心(武漢紡織大學)(以下簡稱武漢紡織大學非遺研究中心)承辦的傳統棉麻紡織技藝與産品設計培訓班圓滿結業,通過為期1月的課堂學習、技藝交流、實踐培訓,來自各省份、多民族的學員們各展身手,以精湛技藝嫁接時尚設計,完成了一件件優秀手工作品。
針對薄弱環節 邀手藝人進大學“深造”
學歷偏低,見識有限,懷揣一身好手藝,卻無法適應市場需求,這一現象長期困擾著紡染織繡類非遺傳承人群。
2016年起,武漢紡織大學入選由文化和旅遊部、教育部等多部門舉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已舉辦多期研培班,邀請國內傳統紡染織繡類非遺項目的國家級和省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及從業人群,到高校“深造”。
本期培訓班,針對較為薄弱的傳統棉麻紡織技藝開設,匯聚來自湖北、貴州、海南等地包括黎族、布依族、苗族及漢族的40名學員,涵蓋河北威縣土布、江西夏布、黎族傳統紡染織繡、布依族織錦及湖北紅安大布、華容土布、棗陽粗布等非遺項目。
培訓課程除紡織科技史、文化史、技藝實踐外,增加織造工藝與設計、紡織品創新與開發等課程。其間,還組織學員參觀考察,完成結業作品100余件。“將老手藝人請進高校‘深造’,我省走在前列。早在2015年5月,我們就與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以下簡稱省非遺保護中心)合作,開辦了湖北省紡織類非遺培訓班。”武漢紡織大學非遺研究中心主任葉洪光教授介紹。
圖為:非遺元素時裝秀。(武漢紡織大學非遺研究中心供圖)
精心組織 漢繡教學計劃獲讚
武漢紡織大學非遺研究中心專家團隊,長期致力於荊楚非遺的調查研究。馮澤民教授30多年來一心撲在漢繡文化研究上,出版38萬字《荊楚漢繡》,填補了漢繡研究領域空白。葉洪光教授愛“繡”如癡,奔走30多個省市自治區尋找民族織錦,花費百萬元購買手繡舊服飾,辦起非遺傳習館,用於展覽和教學。
正是這些紮實調研,他們深知傳承人需要什麼。2017年中國非遺傳承人群(漢繡)研修班在總結前面幾期經驗基礎上,貫徹文化和旅遊部提出的“向教授學文化、向大師學技藝、向工匠學精神”的要求,在教學計劃中突出教授、大師、傳承人群的不同作用,讓傳承人群跟隨教授學習漢繡的理論基礎知識和藝術創新設計;跟隨大師學習核心技藝,提高技能;傳承人群互相切磋,取長補短。教學計劃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針對性強,遞交文化和旅遊部審定時,被讚為“樣板”。
培訓班上,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先松將漢繡針法處理等核心技藝概括成幾首詩詞,方便學員們掌握。漢繡大師任本榮結合幾十年從藝經驗,講述漢繡歷史源流。高校教師團隊則精心安排了配色方法、創意設計、非遺衍生品開發等課程,提高漢繡傳承人群的藝術素養、創新能力。
圖為:非遺元素時裝秀。(武漢紡織大學非遺研究中心供圖)
牽線搭橋 非遺項目聯姻高校設計團隊
多彩的黃梅挑花,細膩的花瑤挑花,生動的苗族挑花,在搖曳的重縐真絲上更顯靈動。漢繡、紅安繡活、大冶刺繡等荊楚刺繡的經典圖案,在真絲面料上光彩奪目……
2018年6月,“挑繡之韻非遺服飾秀”驚艷北京恭王府,逐一登場的非遺服飾,將荊楚地區及國內多個地域特色濃郁的非遺項目,融入時尚設計理念,使精湛的傳統技藝與當代審美完美結合,贏得觀眾陣陣掌聲。
此次展示的優秀非遺服飾作品,由武漢紡織大學非遺設計團隊,牽手2016年至2018年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培班的民間刺繡、挑花學員,在培訓期間共同開發設計完成,是“傳統工藝+設計力量”新型模式的有益探索。
高校非遺設計開發團隊牽手非遺傳承人,在款式、花色、品種、設計等方面進行改良提高,研發出了一批適應當代審美與市場需求的産品,有時尚手提布包系列、復古旗袍系列、新款床單系列等。此外,該校充分發揮學科優勢,讓服裝表演專業的模特們穿上非遺元素服裝,頻頻走上T臺,以時裝秀展示非遺風采。
省非遺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張曉慧稱,近年,在原省文化廳非遺處、省非遺保護中心牽線搭橋下,武漢紡織大學與紅安大布、黃梅挑花等非遺項目建立密切聯繫,以“秉承傳統、不失其本、保護傳承、創新實踐”為宗旨,以“傳統工藝+設計力量”模式助力非遺項目在實踐中不斷拓展,使荊楚非遺擁抱時尚,貼近現代生活,非遺項目得以重新綻放活力。(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海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