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利川90後打造“中國好鐵鍋”
湖北日報  2018-11-28 16:07:27

  原標題:這“鍋”,土家娃背了 利川90後傳承非遺打造“中國好鐵鍋”

利川90後打造“中國好鐵鍋”

一張桌,一壺茶,一個人,陽光如夢想,照進林間,照進田歡的現實。

  金秋的陽光溫馨恬靜,林間,一張桌,一壺茶,一個人。

  風起,地上積著的枯葉經風一吹,飛揚起來,旋轉、飄舞。喝著自己鍛造的鐵壺泡出來的茶,心緒便隨那茶霧繚繞而上,輕鬆、自由。

  這樣的場景,曾經的夢境,已照進田歡的現實。

利川90後打造“中國好鐵鍋”

製作好的成品鐵器。

  田歡,自稱鐵娃,利川90后土家青年。家族世代鐵匠,自小耳濡目染,對打鐵情有獨鍾。

  “我尋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在家鄉打了四年鐵的鐵娃覺得,浮世三千,各有所愛,可以心繫一塵物、一園田、一舍山。而這至愛塵物,便是他的鐵器。

  日本鍋,刺激鐵娃鐵心學打鐵

  “叮噹,叮噹!”每天清晨,利川市南坪鄉大田村一處院落裏,打鐵聲斷斷續續,十幾個鐵匠師傅忙個不停。這種傳統的鐵匠舖工作場景,對都市人似乎太陌生,但對田歡來説,再平常不過。

  4年前,田歡還是一名剛從大學畢業的北漂。日日喧囂單調的生活,讓他始終找不到歸屬感。

  直到有一天,田歡無意中看到日本手作大師製作的一組鐵器,售價高達數千元。震驚之下,兒時的記憶被喚醒了。

利川90後打造“中國好鐵鍋”

風箱呼呼吹起的熊熊火苗,伴隨田歡整個童年。

  田歡祖輩是利川農村有名的鐵匠,那個年代,曾祖父和爺爺的打鐵鋪紅紅火火,叮叮噹當的敲打聲,伴隨著火花飛濺,那是田歡童年最美的畫面。

  而今,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鐵制農具機械化批量生産,手工鐵匠活兒逐漸落寞,只有少數村子裏,還偶爾傳來零星的打鐵聲。

  “現在很多人買日本鐵鍋,是覺得手工做的漂亮,那我就想,如果把我們土家打鐵的手藝學會,我也能造出‘中國好鐵鍋’來!”2014年冬天,重拾祖傳打鐵手藝的創業夢想,在田歡心中升騰。

利川90後打造“中國好鐵鍋”

田歡和鐵匠師傅一起測量鐵鍋。

  他離京回了老家。一輛破舊的二手摩托車,跟隨他半年時間走遍利川7鎮5鄉所有村莊,最後車散了架,終於尋訪到十幾位民間老鐵匠。

  一口好鍋,歷經兩萬次的捶打

  可是,當田歡説要學打鐵,師傅們並不信他,老鐵匠唐運國更是頭搖得像撥浪鼓。

  其實,田歡心明如鏡。如果僅僅是學打鐵,只會重走祖輩的老路。他要做的,是把土家打鐵技藝融入到現代工藝設計的産品當中,給古老的土家文化注入新的生命活力。

利川90後打造“中國好鐵鍋”

唐運國師傅在打鐵。

  田歡每天都會到打鐵鋪,蹲在高溫炙烤的火爐旁,看師傅們怎樣打鐵。日復一日,師傅們慢慢接受這個執著的徒弟。終於有一天,田歡敲響了人生第一捶。

  信任,只是開端。老鐵匠們過去打的多是農具,而田歡想要的花器、鐵鍋、茶器,都特別講究傳統工藝與現代美學理念的相結合,這需要更長時間打磨。

利川90後打造“中國好鐵鍋”

為打一口好鍋,田歡和師傅們摸索了3年,做了成百上千次實驗。

  為打一口好鍋,田歡和師傅們摸索了3年,拜訪了好多家制鍋廠商,做了成百上千次的實驗。田歡對産品要求非常嚴格,甚至不乏苛求。比如鐵鍋,開口一旦超出1.5CM的誤差,即便肉眼辨別不出來,也要全部敲碎重做。“鐵娃公社”擺放的那些成品鐵鍋,都經歷了選鐵、取樣、開板、燒火、捶打、成型、淬火等十幾道工序,最多的捶打了2萬餘次。

  如今,利川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鐵藝製作技藝”的牌子,挂在了田歡“鐵娃公社”墻上。

利川90後打造“中國好鐵鍋”

一口好鍋,要歷經兩萬次的捶打。

  好鍋蹭網,把老祖宗的手藝傳出去

  鍋打出來了,往哪兒賣呢?

  起初,田歡背著鐵鍋一家家店舖推銷,處處碰壁。

  “世上三行苦,撐船打鐵磨豆腐。”鐵娃身上背的鍋越來越沉。

利川90後打造“中國好鐵鍋”

田歡給成品鐵器拍攝圖片,準備上傳到網絡。

  有一天,坐在山谷小溪邊歇腳,他看到那清澈的溪水象一面鏡子,照出鐵鍋與青褐色的石頭,還有水底那沉積的沙粒和發黑的樹葉,竟渾然一體。

  靜水流深,原來鍋是有靈性的啊!

利川90後打造“中國好鐵鍋”

田歡給成品鐵器拍攝圖片,準備上傳到網絡。

  此後,山谷、溪流、樹林、漁船,都是天然道具,他拍下一張張充滿質感和時尚氣息的鐵器鐵藝圖片,發到微博上,添進100多個微信群裏,每天更新。全國各地展會,田歡更是精心布展。

  慢慢地,第一張訂單來了,第二張訂單也來了,一傳十、十傳百,口碑出來了,訂單像雪花片,越來越多。

利川90後打造“中國好鐵鍋”

發貨前,田歡透過屋頂的光線,再細細察看鐵鍋。

  現在,田歡每個月鐵鍋銷量都有七八百口,茶具、花器、各種鐵器小擺件也賣得不錯。這些産品不僅進入大都市,還有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的訂單,連我國駐蒙古大使館也慕名訂制。

利川90後打造“中國好鐵鍋”

2018年田歡鐵器訂單已過萬口。

  田歡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2018年的訂單已破萬口,價格從800元到2000多元不等,是生産車間普通鐵鍋價格的10倍。他認為,手工打造的鐵鍋是有溫度的,不僅炒菜味道獨特,同時也極具收藏價值。

利川90後打造“中國好鐵鍋”

田歡和鐵娃公社的師傅們。

  這4年辛苦,也給了鐵匠師傅們回報。當初創業,田歡欠下他們幾十萬元工資,而今,大田村鐵匠李興奎一年的收入,就是往年的3倍,南坪村牟來江師傅則把在外打工的兩個侄兒喊回來,加入鐵娃公社。

  2017年12月,田歡被表彰為“大美利川好青年”。11月27日,田歡在中國武漢短視頻影像節上,當選“年度十大人物”。

利川90後打造“中國好鐵鍋”

田歡和鐵娃公社的師傅們。

  在田歡眼中,鐵藝只是土家文化當中的一部分,家鄉純天然的食材加工手藝、精緻漂亮的竹器木器,都深深吸引著他。這些不應該埋沒在山溝裏,他要把土家老祖宗留下來的好東西傳出去,讓世界知曉。(圖/文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田悅 通訊員劉洪浩 祝巍)

編輯:蘇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