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酒店門前垃圾箱較臟”“雷山社區未見辦公場所示意圖”“冠松園小區花壇有隱藏垃圾”“市五中門衛有抽煙現象”“沿江大道298號小區水錶箱破損”……這是鄂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督查簡報節選,3日一期。
自11月起,鄂州市對300多個重要測評點進行跟蹤,對照高於國家測評體系的自製標準輪番“挑刺”。一個月以來,4支督導分隊共發現6000個問題線索,全部責令限期整改,推諉拖延者追查問責。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5400個。
2017年以微弱差距與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失之交臂後,鄂州市委市政府當即再動員,著眼于基層基礎,著力於常態長效,制定三年行動計劃,主要領導每月一調度、每月一拉練、每月一督辦。
2018年初,鄂州市率先啟動“40工程”,即對市中心城區40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涉及區域面積約94平方公里、人口約36萬,重點解決環保問題,實施城區雨污分流,實現城區污水全收集處理。
如今,東塔社區鳳凰小區煥然一新。昔日的垃圾堆變身停車位和花壇,文化墻成為社區景點,充電樁、晾曬設施、健身器材一應俱全,電線“蜘蛛網”現象大為改觀,拆墻透綠提高了城市“顏值”。“目前,涉及9個部門32項便民服務事項實現在社區立即辦理。”社區書記周思夷説。
雨雪中,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祝家灣菜市場,人潮涌動,但路面乾淨整潔,看不見散落的菜葉或流淌的污水。李久英是菜場管理員,每天至少來回查3趟。看到有攤販將蔬菜擺到水泥臺上,她立即勸導,並幫忙把菜搬回攤位。
“以前這裡到處是垃圾、臟水,沒地方下腳,老年人怕滑,每次來買菜都格外小心。”退休教師余成輝説,現在常常看到工作人員巡查,菜市場環境變得越來越好。
在武昌魚路至樊口大閘路段,路面破損,污水橫流。督導分隊在巡查中發現問題後,立即對責任單位下達任務交辦單。鄂州市政設施管理處負責人范振濤迅速組織施工隊伍,一週內完成整改。
“‘挑刺’不是為了衝刺,而是要把每天視為檢查日,把文明行為當習慣,文明建設成果才能鞏固。”鄂州市文明辦主任劉榮説。鳳凰廣場是市民休閒愛去的地方,記者連續幾日在晚8時許走過這裡,廣場人群漸漸散去,但地面幾乎看不到垃圾。“自2017年開展文明創建以來,這裡亂丟垃圾的現象大大減少了。”環衛局工作人員李向榮説。
由鄂州市政服務中心、圖書館、規劃展示館組成的鄂州市民中心,2018年6月開放。有一次,記者隨鄂州市委主要領導到市圖書館暗訪,他邊看邊對工作人員交待:圖書館是彰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精心做好每個細節,才能在為市民服務中更好地傳遞文明。
一座城市的文明氣質,由一處處細節承載,也在每一個人的言行中呈現。
“爸爸,這裡不能大聲説話。”圖書館閱覽室,一位父親帶著女兒看書,手機鈴聲突然響了。聽到女兒提醒,這位父親輕輕走出室外。“文明城市創建沒有旁觀者。”市民陳麗説,市民是城市文明成果的受益者,更是創建文明城市的參與者。(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勁松 通訊員 戴靜 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