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東風本田推進三廠建設 緩解産能不足壓力
湖北日報  2018-12-18 13:05:10

  12月6日下午,冬雨霏霏,武漢經開區硃山湖大道與楓樹五路夾角處,一大片新廠房拔地而起。驅車進入東風本田第三工廠廠區,只見生産部品倉庫正在進行屋墻面的施工,沿著右邊的縱向大道,第二食堂、品管樓、110千伏變電站、動力中心、污水處理站等設施已全部投用。

  進入衝壓車間,一台臺大型設備連接成全伺服自動化衝壓線,從地面延伸到空中,頗具氣勢。

  “這條生産線特點是高效、柔性化,而且節能。”衝壓車間相關負責人陳歡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該生産線的4台全序伺服壓機都從日本進口,每分鐘最快可完成14件衝壓産品,相比一廠、二廠現有設備,生産效率和節能效率大幅提升。

  靠墻邊,有一個拆垛自動裝箱系統。陳歡介紹,板材衝壓好後,會有機器人收件,將其裝到特製的容器中,送往焊裝車間。

  步入焊裝車間,記者仿佛進入一個機器人的世界,在各個工位,機器人密密麻麻,不時有技術人員在調試設備。

  “焊裝車間共有200多台機器人,都是從日本發那科、安川兩家世界一流企業進口的,發那科是黃色,安川是藍色,焊接自動化率達到100%。”三廠焊裝領域負責人姚賢威告訴記者,2018年5月開始分區安裝、調試,明年二期擴建後焊裝車間機器人數量還將有所增加。

  在車間靠墻的軌道線上,記者看到一個初步焊裝好的車架子(未加裝設備的“白車身”)正在線上緩緩移動。姚賢威説,從12月初起,車間開始試做2輛CR-V整車,整個工序流程都要過一遍,以檢驗生産線的磨合程度,提前進行車身精度熟成及品質構築。“白車身”焊裝基本由機器人承擔,包括點焊、搬運、涂膠、擰緊等工序,檢驗合格後送往涂裝車間。

  東本三廠規劃産能每年24萬輛,分兩期建設,總投資62億元,總用地面積約1800畝,一期2016年12月8日啟動,2019年4月建成投産,現已全面進入投産準備階段;二期項目已于2017年11月啟動,預計2020年建成投産。

  在2018年汽車業出現20多年來首次負增長、全行業“入冬”聲四起的背景下,東本仍按既定目標進行擴能建設,格外引人注目。

  “建三廠,首先是緩解東本産能嚴重不足的壓力。”東風本田執行副總經理鄭純楷介紹,東本現有的一廠、二廠設計年産能共計51.2萬輛,但由於東本CR-V、思域、XR-V等具有較高性價比的明星車型持續熱銷,兩個廠通過産能挖潛,人輪休生産線不停,産能利用率超140%,已經超負荷運轉了,迫切需要擴充産能。鄭純楷表示,即使加上三廠一期的12萬輛産能,年設計産能與産銷需求仍有缺口。

  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7年,東風本田年批售量分別實現40.6萬輛、57.0萬輛、71.5萬輛,年增幅分別高達32%、40%、25%。今年來的銷量,也給了東本底氣。前11個月,東風本田銷量與2017年基本持平,預計全年批售量在72萬輛,較2017年略有增長,繼續跑贏大勢(行業全年預期負增長3%左右)。

  業內人士認為,汽車業整體銷量增幅下滑,並不意味著所有企業都會同比例下滑,今後車市兩極分化將更趨明顯,以本田、日産為代表的日係車因品牌效應、省油、“更懂中國人”的人性化設計等因素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因而在競爭中搶佔了先機。

  “國內車市已進入一個增速換擋期,大環境變了,現在更應該苦練內功,提升體系能力。”鄭純楷説,面向未來,東本將努力挑戰年銷售百萬輛乘用車目標。(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劍軍)

編輯:蘇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