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支鋼筆,描繪江城往昔的光陰——武大教授王炎松手繪武漢老房子的故事
圖為:怡和洋行住宅
12月中旬,湖北人民出版社發起的一場網絡眾籌,使即將出版的新書《雕刻時光——武漢經典歷史建築群像》引起不少關注。書中選用的270張鋼筆速寫畫,均由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建築學系王炎松教授創作。
揣著一支鋼筆、一本寫生本,王炎松教授時常行走在三鎮街頭,實地寫生,實景手繪。他筆下的老房子,線條簡潔流暢,既忠於建築原貌,又富有藝術韻味。江漢關、曇華林、漢正街、南岸嘴、古德寺、武大老建築……他以鋼筆描繪著城市往昔的光陰。
王炎松與老房子的緣分,始於1995年春天。當時,他正在武漢讀研究生,課餘時間到漢口寫生,想以此觸摸這座城市的歷史脈搏。他被一棟棟經典老建築深深吸引,隨後的一些年頭裏,在三鎮的街頭里巷穿行,陸續畫下百餘幅速寫。
2016年11月,湖北人民出版社聯繫上王炎松,希望能在這些手繪作品的基礎上出版主題新書,通過雕刻建築風骨、描摹城市靈魂,讓讀者一窺武漢的城市歷史、城市之美和城市之魂。
於是,王炎松再次啟動老房子寫生之旅。兩年裏,光是漢口便去了不下30趟,他稱之為“重歸漢口”。他説,若説以前還是淺嘗輒止,沒想到這次的歸來,他像一個天真的孩子來到夢想的樂園,一路走,一路畫,一發不可收。
對於同樣的城市、同樣的老房子,為什麼要經歷這麼多年,自己才能看得清楚?王炎松也這樣問過自己。而他思索的答案是,如果沒有一顆安靜的心、耐煩的心、純粹的心,又能看清楚什麼呢?
“其實,就描繪武漢曆史建築來説,我是一名‘三無人員’。”王炎松笑言,自己不是武漢人,不是美術家,也不是研究近代歐式建築的專家。但是在這種與名利完全無關的行走中,觀察、體會、思考,以特殊方式關注和親近這座城市,他感受到了真正的愉悅。
23年來,在陸陸續續的寫生過程中,王炎松感觸頗深:有些自己手繪過的老房子,在早年改建中失去原貌甚或消失。他也由此感到欣慰,因為他用自己的筆記錄了一段歷史。
持續的現場寫生,使王炎松對武漢的認識越來越生動,越來越深入。一次行走中,他偶然“邂逅”了與“鄒協和”金號有關的幾處建築,為其設計水準和建造品質驚嘆不已。民國時期,“鄒協和”是武漢最大的金號,作為民族工商業發展的見證,承載了當時漢口金銀業的繁榮史。他認為,與“鄒協和”金號相關的幾處歷史建築,價值和歷史地位還未得到足夠重視。
圖為:大智門火車站
在對武漢老房子的關注中,王炎松通過速寫這種表達語言,傾訴著自己的情感。
有次踏訪漢口的一處歷史建築時,他突然生出奇妙的感覺:這處建築經歷了將近一個世紀的世事變遷,留下老墻老門和老巷的格局,像靜靜端坐的老人,沉默打量進出的“年輕人”。
還有一次現場寫生時,一位看門老人稱讚:“你畫得蠻有‘畫味’啊!”冬日裏,坐在老房子前的大樹下,他和這位素昧平生的老人溫情攀談,那一幕給他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王炎松的心目中,老房子是“活著”的。於是,我們透過他的速寫,仿佛聽到了市井街頭充滿生活情趣的吆喝,嗅到了里巷深處那瀰漫的煙火氣息。
“有些人對我做的事情並不理解,就連我的學生也不解地問過我:老師,您的研究方向又不是這個,為什麼要畫武漢的老房子呢?”王炎松感嘆,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許多人對生活和建築之美缺失了情感,有的設計作品甚至一蹴而就。其實,就像平日讀書一樣,一定是為了有用嗎?他希望能澆滅浮躁。
王炎松是上海人。他還有一個心願,今後能有機會好好畫一下上海的老房子。他感嘆,隨著上海虹口那條老街的拆除搬遷,自己小時候生活的場景已無處尋找,感謝畫家們留下了接近生活的描寫。那些畫面,喚起了他對爺爺奶奶、表哥表姐、巧克力和果丹皮,還有拐角閣樓、街坊里弄的兒時記憶。(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韓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