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耀啟在洪山寶塔下種了8年菜薹
這片一畝半的洪山菜薹,是陳耀啟2018年9月育的苗
慕名而來的食客因得到了這份洪山菜薹而感到榮幸
洪山菜薹身上有種獨特的紫色
有的武漢人將菜薹盆栽,當作花卉欣賞
洪山菜薹葉片紋理清晰、生機盎然
洪山菜薹
關於洪山菜薹的傳説故事從1700年前有栽培歷史以來到現在,有好幾個版本,武漢人也不會為先有寶塔,還是先有菜薹去爭個面紅耳赤。人們愛在冬季吃菜薹,也更愛追求道地的洪山菜薹,不只是因為植物本身的芬芳,更因為它的爽口就像武漢人在飯桌上清脆的碰杯聲。
洪山寶塔下面現在種菜薹的人叫陳耀啟,湖北隨州人,61歲。照料這一畝半的菜薹地有8年了,園子裏菜薹的葉片塊頭很大,顏色泛紫,午後的陽光透過喬木樹冠正好照到菜地裏。
塔影之下,鐘聲跌宕。紫崧霜鮮,黃花雪嬌。
武漢人對於洪山菜薹的喜好,每家都會有每家的故事。
“有汁水,沒有其他青菜那種濃烈的味道,非常清爽,雖不易入味,但吃起來保留了原始的蔬菜口感,脆且清爽!”城市白領屈琪這樣評價菜薹。
夫妻笑雲和少雄2012年來武漢定居,少雄祖籍河北,笑雲祖籍河南。笑雲回憶,某年春節,她第一次見到洪山菜薹,聽説這是武漢本地一種很貴的蔬菜,他們沒舍得吃,把這包洪山菜薹作為年貨帶到了河北老家。
一方水土一方人,植物又何嘗不是如此,菜薹是區域植物,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均有分佈,武漢栽培歷史悠久,尤以武昌洪山到卓刀泉九嶺十八凹一帶出産的品質最佳。
陳耀啟告訴我:“菜薹從8月播種到9月分苗,一直到翌年的3月,可以收四茬,而冬至後的洪山菜薹是最可口的!”
這裡的山土是灰潮土,由長江沖積沉積形成,含有豐富鈣質和微量元素。加之品種優良的菜薹,形成了洪山菜薹獨有的特質。
伴著鐘聲長大的洪山菜薹,就像聽著洪山菜薹各種版本故事長大的武漢人一樣,都是家鄉的情懷和味道。(記者彭年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