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羅漢寺街:草根創業成就“鋼模之鄉”
湖北日報  2019-01-29 16:43:12

  在武漢市黃陂區羅漢寺街,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草根創業,將鋼模、鋼構打造成當地支柱産業。

  歷經數十年艱苦打拼,如今的羅漢寺街,有大小鋼模企業35家,年産值10億元。鋼模、鋼構産品不但行銷國內,還出口沙特、利比亞、韓國等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鋼模之鄉”。

  草根創業 成就産業集群發展

  鋼模,是用於混凝土澆築成型的鋼制模板;鋼構,即鋼制結構物,是鋼模的升級産品,廣泛應用於橋梁等建築工程領域。

  1月21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羅漢寺街,便感受到“鋼模之鄉”的壯觀:大小鋼模廠星羅棋佈;全街僅7萬多人,就有4000余人在鋼模行業就業,帶動物流、安裝、原材料等産業鏈就業約1.6萬人。

  羅漢鋼模協會前會長、源河橋梁設備製造有限公司總經理羅小和説,羅漢鋼模産業,是一步一個腳印、自力更生打下的江山。

  1985年,羅漢寺街先後成立近10家從事建築機械和建築鋼模的鄉鎮企業,由於體量小,這些企業難以應對市場競爭,經營舉步維艱。

  2001年,當時還是鄉鎮企業黃陂建築機械設備廠負責人的羅小和,率先發現商機:高速公路、鐵路修建橋梁需要大批橋梁鋼模和鋼構産品。他成立源河公司,請來中鐵大橋局的專家,進行橋梁鋼模和鋼構産品研發。與一些國企相比,源河同品質鋼模和鋼構産品每噸便宜500元—800元,且服務及時,300公里範圍24小時內可派員到場進行售後服務。

  價格和服務優勢,讓源河産品極具競爭力。源河公司也成為羅漢鋼模産業的“源頭之河”,不少管理人員和工程師離開源河後自己辦廠。2008年,羅漢鋼模企業發展至10家;2009年再增鋼模企業12家,之後該地一路發展至如今的35家。

  行銷海外 造就“中國鋼模之鄉”

  2018年8月30日,中國援建的中馬友誼大橋正式開通。由羅漢寺街鴻鵬機械公司為大橋製造並安裝的景觀塔門,引人注目。

  鴻鵬機械公司總經理吳文彬介紹,中馬友誼大橋景觀塔門鋼制結構,對塔門美觀度要求極高,線條、弧形必需美觀精確。塔門在羅漢寺工廠內分段製造後,海運至馬爾代夫,由工廠選派的14名工人現場組裝完成。

  2017年,鴻鵬機械紅安新廠投産,加上羅漢寺老廠,鴻鵬機械總産值已超7000萬元。翻看鴻鵬機械的産品圖冊,記者留意到,該公司為蘇州東方之門打造的喇叭墩柱鋼模板、孟加拉帕德瑪大橋Y型空心墩鋼模板等産品,均屬特殊結構的定制産品。“橋梁鋼模、鋼構不同於其他工業産品,各橋梁地形結構截然不同,要求鋼模、鋼構産品像定製衣服一樣量體裁衣。如今,羅漢鋼模已經有多個實用新型專利。”羅漢寺街經發辦主任黃複元介紹,羅漢人已走出武漢,在全國共開辦鋼模廠近70家,佔據國內市場三分之一。鋼模企業中規模最大的年産值過億元,最低的也超過2000萬元。

  突破制約 志在打造百億産業

  2017年,瑞錦豐基礎設施設備有限公司投資超2億元,將工廠整體遷移至前川新城工業園羅漢園區,成為羅漢寺街又一家入駐大型工業園區的鋼模企業,公司發展邁入快車道。

  在此之前,宏建、君威等絕大多數鋼模企業,早已搬出街道居民區,進駐羅漢鋼模工業園,向環保、高端的方向發展。

  羅小和坦言,羅漢鋼模仍受多重難題制約,如融資貸款難、回款緩慢,及各企業間抬價挖人頻繁等。他表示,國內和發展中國家的基建需求仍十分巨大,鋼模行業在二三十年內仍有較大發展空間。羅漢鋼模有深厚的行業積累,以及大批設計和工藝人才,應發揮集群優勢,向相關製造、工程行業發展,成長為更大規模的産業軍團。

  黃複元介紹,目前,黃陂區和羅漢寺街已出臺一系列針對鋼模行業的扶持計劃,包括加強人才技術服務,引進律師、會計事務所和加強銀企對接等。2018年為9家鋼模企業貸款貼息30萬元,希望羅漢鋼模能走上集團聯盟發展之路,從十億産業成長為百億産業。(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黃磊 通訊員 胡波 邱舒)

編輯:蘇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