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決勝“軍運年”助力大城復興——武漢軍運會籌備進展掃描
湖北日報  2019-02-01 13:41:35

  編者按 

  2019年10月,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將在武漢舉行。作為北京奧運會後我國規模最大的體育盛會,軍運會在漢舉辦,既是國之重托,也是發展良機。

  湖北省委主要領導多次調研、批示,要求謀細做實軍運會籌備工作,以最大力度為軍運會提供最優服務保障,把辦賽事與建城市相統一,增強賽事影響力和城市品牌知名度,讓市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目前武漢軍運會籌備工作進展如何?2019年將迎來哪些重要節點?這場盛會正給武漢帶來哪些變化?今起,湖北日報推出“武漢軍運會籌備進展掃描”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新年伊始,春節將近,武漢軍運會迎來2019決勝之年。行走三鎮,空氣中都瀰漫著“軍運元素”。

  “迎接軍運會 打造新環境 當好東道主”等標語、活潑可愛的吉祥物“兵兵”無處不在,時刻提醒著軍運會的非凡意義——

  這是我國第一次承辦綜合性國際軍事賽事,也是繼北京奧運會後舉辦的最大規模體育盛會。2019年10月,將有上百個參賽國家、1.1萬名參賽運動員和數以萬計的國際友人蒞臨武漢。這將成為湖北省、武漢市有史以來承辦的最高級別、最大規模國際盛會……

  回望武漢過去10餘年的發展歷程,展望未來前進方向,可以發現:本屆軍運會的承辦,將成為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邁向偉大復興征程中一次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發展“中考”。

  一場盛會,影響一座城

  明清以降,武漢就是中國經濟版圖上最活躍的明星城市之一。但從上世紀90年代起,這座城市卻在“中部塌陷”中陷入迷茫。直到2004年國家提出中部崛起戰略,2007年“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落地,江城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期。

  2007年,武漢首次擠入GDP“3000億俱樂部”。此後十年,一輪又一輪的城市發展推動著武漢日新月異:大基建迎來大蝶變,工業倍增實現GDP萬億跨越,文明創建摘得“全國文明城市”桂冠。到2017年,武漢又憑藉招商引資“一號工程”、長江主軸、長江新城等一系列新舉措、新概念、新經驗晉陞全國“網紅”城市,坐穩新一線城市序列。

  而在這一過程中,武漢市的黨政機關工作作風、城市治理水準、市民文明素質日漸提升,如同通過了復興大道上的一次“小升初”考試。

  進入2018年,經濟實力已穩居全國前十的武漢,不再為GDP“破萬”而激動。這裡地鐵成網、道路成環、高樓林立、綠道成蔭,亟須一場考驗、一次提升,讓城市治理水準、服務能力和知名度再上一個新的臺階。而承辦一場國際盛會,無疑成為最佳契機。

  從全國範圍來看,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始,舉辦國際性盛會就成為我國城市改善環境、推動産業升級、提升市民素養的重要手段。

  看北京、上海,無不是在奧運會、世博會後邁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而杭州、青島也憑藉G20、上合峰會等盛會進入全球視野。

  可以説,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在漢舉辦,將成為武漢邁向偉大復興夢想的“中考”。

  國際標準,考驗一座城

  這是武漢首次接軌國際一流水準,籌辦賽事給這座城市的“裏子”“面子”帶來的衝擊,可謂“脫胎換骨”。

  在軍運會之前,武漢僅在2007年舉辦過第六屆全國城市運動會。12年之後,卻要按世界一流、對標奧運的標準籌辦軍運會,接待來自上百個參賽國家的1.1萬名參賽運動員,無論是場館設施、配套服務還是城市面貌、志願服務,壓力可想而知。

  不僅如此,本屆軍運會的籌備週期只有北京奧運會的一半,卻要挑戰“比賽項目數量歷屆第一、所有項目第一次在一個城市舉辦、第一次新建運動員村”等多個軍運會新紀錄。

  時間緊、任務重、舉辦國際性綜合賽事經驗不足,成為武漢市籌備軍運會初期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2017年7月,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執委會在武漢成立。執委會相關負責人坦言,從一開始,武漢市就使出了“傾城之力”,全力備戰軍運會。

  執委會成立後,迅速擬定“備戰清單”:27個比賽大項、35處場館設施、41個提質攻堅水體工程、107家接待酒店、221條保障線路……每一項每一款都要設定目標、分解任務、倒排工期、層層落實,有時還必須勇於創新。

  以場館設施建設為例,本屆軍運會共需使用35處比賽場館。武漢市統籌後發現,全部新建太浪費,可通過現有場館維修改造、多元主體共同建設等方式來快速推進。為此,該市發揮高校密集的資源優勢,由11個高校承擔了13個場館的建設任務,多頭並進,最終讓場館建設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逐步變成現實。

  不僅如此,這些場館設施在賽後既可承辦高水準賽事,也可用於專業訓練、國防教育和全民健身。如軍運會媒體中心,賽後將改造為冰上項目運動館,面向社會開放,填補武漢地區冰上項目運動場館空白;蔡甸國防園射擊射箭場館,賽後將用於國防教育、群眾體驗等。

  追求卓越,改變一座城

  1月25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軍運會執委會辦公室,發現每位工作人員辦公桌上擺放的日曆都是一本“倒計時手冊”,當天標明著“距離軍運會開幕還有266天”。

  在軍運會籌備工作中,執委會堅持“周通報、月總結、季分析、年考核”督查機制,處處體現著追求卓越、永爭第一的城市精神。

  看辦賽規範。執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一項世界性綜合賽會,1995年才舉辦首屆賽會的軍運會“資歷”相對較淺,缺乏辦賽規範標準。因此,武漢軍運會籌備過程中,各個項目場館技術標準、競賽組織條款、競賽器材清單等都需要與國際軍體各項目負責人磋商確定,“摸著石頭過河”。截至目前,武漢軍運會執委會憑藉卓越的工作能力,已與國際軍體就競賽場館、器材技術標準及競賽組織等簽訂37個備忘錄。“備忘錄就是軍地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則,這也讓後期籌備工作有了標準,國際軍體官員非常讚賞,要求今後軍運會也要效倣這一方式。”執委會競賽部部長吳濟鵬介紹。

  看品牌推廣。會徽、吉祥物、景觀形象設計,是一場盛會的“靈魂”,也能激發普通百姓的認知與共鳴。軍運會執委會特地拜訪了北京奧委會設計部門負責人,虛心“取經”,讓設計工作有了奧運視野,底氣更足。2018年9月,執委會還邀請全國12家媒體從武漢出發,開展“軍營傳軍運”大型宣講採訪活動。軍運會形象宣傳片《我們在一起》,3天內官方微博點擊量900多萬次,網民留言5000多條,使“軍運會”成為熱門話題。

  看志願者招募。本屆軍運會需培訓近5萬名志願者,為此,軍運會執委會志願者部通過公開招投標確定一傢具有國際大型賽會培訓經驗的機構完整承接培訓任務,為賽會志願者提供線下及線上培訓,同時聘請獨立第三方評估機構對培訓過程及效果予以監督,開創國內大型賽會志願者培訓、監督之先河。目前,首批1.2萬名賽會志願者通用培訓已全部完成,預計2月底開啟第二批賽會志願者招募工作。

  看環境提升。武漢提出“五邊五化”要求,即在場站邊、線路邊、工地邊、鐵路邊、江湖邊實現道路潔化、立面美化、景觀亮化、水體凈化、生態綠化,打造“精緻武漢”。截至目前,武漢市圍繞天河機場和三大火車站等四大交通樞紐、221條線路、20個示範片區及多個專項全面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重點線路廣告牌已基本拆除,道路路面整治提升項目開工已達八成,房屋建築工地、市政基礎設施工地、鐵路沿線整治任務完成過半;黃孝河、機場河、巡司河等穿城水體環境明顯改善;三環線以內城市環射道路,臨街通透院墻完成綠化。

  武漢市主要負責人表示,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湖北省委“四個一流”要求,高度緊張起來,迅速行動起來,高品質完成軍運會各項籌辦工作,努力辦出一屆國際水準、中國氣派、武漢特色的精彩軍運會,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成熔興 胡弦 李源)

編輯:蘇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