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軍運會造福武漢人民 期待10月開幕
長江日報  2019-03-06 17:09:11

  原標題:武漢人的朋友圈刷了屏 軍運會造福武漢人民 期待10月開幕

軍運會造福武漢人民 期待10月開幕

青山“和平之心”是為保障軍運會打造的亮點區塊,輻射約8萬人口。圖為建設四路上的集裝箱創客區別具時尚氣息 長江日報記者胡九思 攝

軍運會造福武漢人民 期待10月開幕

軍運村的建設推動了黃家湖片區的整體發展,通往軍運村的主幹道黃家湖大道正在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圖為軍運村一角 長江日報記者喻志勇 攝

  政府工作報告讓武漢、讓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也引起了武漢上上下下的熱烈反響。組織者、建設者、志願者……武漢人民正以各種身份參與其中,貢獻自己的力量,激昂地迎接10月18日軍運會的到來。

  雖然距離大幕拉開還有一段時間,但武漢人已經開始享受到軍運會的福利——人民的獲得感正在越來越大,越來越覆蓋更多領域。

  城市面貌靚起來了,一批歷史久遠的違建被拆除了;破損的道路換新了;街頭的綠色小景小品聚滿了男女老少……

  更大的獲得感更令市民期待,遍佈三鎮的軍運會比賽場館在賽後都將成為武漢市民健身、娛樂、休閒的公共空間,變身快樂的舞臺。

  江漢區漢興街玉蘭裏社區書記鄧鴻彪:

  刷新家園面貌人人有責

  “辦好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被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我發自內心地感到自豪。”江漢區漢興街玉蘭裏社區書記鄧鴻彪激動地説:“作為東道主的一分子,我有義務、也有信心把家園建設得更美更靚,把環境治理得更好!”

  3月4日下午,漢興街常青水暖裝飾建材市場內,50名城管隊員和拆違工人齊上陣,拆除了面積達300平方米的違法建築。這些違建主要由鋼架鐵棚和混磚結構平房組成,緊鄰京廣線下行,離漢口火車站直線距離不到1公里。通過人工作業和機械作業配合,2個小時順利完成拆違任務。

  “街道和小區更整潔了,市場更規範了,城市面貌更精緻了。”鄧鴻彪説,這不僅表明瞭咱們全力以赴辦好軍運會的決心,更彰顯了武漢市委、市政府通過籌辦盛會改變城市環境面貌、最終惠及百姓的信心。

  “辦好軍運會,更新家園面貌,我們人人有責。”鄧鴻彪介紹,社區在積極配合職能部門做好環境整治的同時,也用發動小手拉大手志願服務、倡導文明出行等方式提高軍運會知曉率、參與度,“讓轄區居民人人爭做合格東道主”。(長江日報記者劉元聰 通訊員朱素芳)

  漢陽區城管委工作人員吳賜焜:

  精心維護每條道路讓群眾滿意

  “政府工作報告裏提到,要辦好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作為東道主的一分子,我很激動,幹勁更足了。”漢陽區城管委設施科工作人員吳賜焜説,這激勵大家用更昂揚的姿態去做好工作。

  吳賜焜説,作為道路維修人員,他曾經遇到家住十里景秀小區的市民告訴他,芳草路重新翻新,路面與人行道原來留下的施工“落差”被填平,“老人出門安心多了”。據介紹,漢陽區的多條道路如陽新路、芳草路、攔江路、百靈路、錦繡二路等都已經或將要煥然一新。

  “三分建、七分管。”吳賜焜説,道路維修翻新後,維護工作非常重要。2018年漢陽區在道路維護工作上得到了肯定,道路維護綜合排名全市第二。隨著軍運會臨近,他們的巡查、維護工作更為密集,“人行道損壞上午發現、下午解決,車行道破損當天發現、晚上解決,力爭問題不過夜”。

  “工作以美化環境、和諧氛圍為導向,以群眾滿意為最大目標。”吳賜焜説,通過環境整治,城市美了,品質提升了,城市競爭力增強了,受益的是身處其中的每個人。(長江日報記者肖娟 通訊員劉晶晶 周玉琴)

  青山居民吳雙:

  和平公園變了樣

  “今天被軍運會的新聞刷屏了,朋友圈裏每個人都在轉發。軍運會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我們每個武漢人都備感光榮。”3月5日下午,正在和平公園散步的吳雙説。

  吳雙家所在的江南春城小區緊挨著和平公園,作為土生土長的青山人,她對和平公園的變化瞭如指掌。“你看建設四路路口的這些集裝箱,我們把它稱為 ‘奔跑吧’,是給年輕人提供的創客區。和平公園南門還可以看見‘和平之眼’,晚上的水幕投影非常酷。園內停轉兩年的摩天輪也重新轉動了起來。”

  據了解,從2016年底開始,和平公園全面進入海綿工程施工階段,園內所有娛樂設施相繼停業。2018年,隨著海綿工程完工,摩天輪在春節期間重啟並且增加了燈光秀景觀。

  同時,青山區還對和平大道青山段沿線進行了整體景觀提升改造。城市街頭出現了更多創意景觀,城市的夜晚也被各色綵燈點亮。春節期間,和平公園第一屆元宵燈會的舉辦更是讓市民們直呼:“和平公園像是變了一個樣子。”

  現在,公園內道路不再積水,湖水清澈,景觀豐富,人氣越來越旺。吳雙説:“軍運會不僅是國家、是武漢市的事情,更是我們每一個武漢人的事情。借助舉辦軍運會的契機提升城市的品質,我們要感謝軍運會。辦好軍運會,就從維護好公園內的環境做起。”(長江日報見習記者覃柳瑋)

  黃家湖綜合管廊項目經理曾文庭:

  用建設的雙手為軍運會添彩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軍運會,充分説明瞭政府對軍運會的重視。作為一名建設者,能為軍運會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我感到無比榮幸!”黃家湖綜合管廊項目經理曾文庭説,舉辦軍運會是武漢市提質升級、開拓創新的重要契機,也是展現武漢風采和中國風采的好時機,作為一個武漢人感到榮耀。

  黃家湖大道連接起軍運村與三環線,是軍運會期間各國運動員進出的必經之路。曾文庭回憶,2017年剛來到黃家湖大道的時候,整個道路周邊到處都是高壓電塔,220千伏、110千伏、10千伏的高壓電線在道路上空縱橫交錯,像一張“蜘蛛網”。在進行綜合管廊施工的時候,地下的強電、弱電、自來水、燃氣等管線錯綜分佈,給地下施工造成了很大影響。

  “現在高壓線已經全部接入地下了。”曾文庭介紹,2019年1月14日起,江夏區啟動黃家湖大道高壓電線遷改入廊工程,目前沿線所有高壓線都已接入地下管廊。

  同時,高壓電塔也正在拆除,所有工作完成後可解決地上和地下的“蜘蛛網”,將刷新這裡的市容市貌。

  他表示,作為東道主,他將繼續帶領團隊高效履約黃家湖大道建設工程,為軍運會的勝利舉辦增添光彩。(長江日報見習記者張奔設 通訊員劉黛)

  漢正街商戶張恒:

  漢正街步行街一天天越來越美

  3月5日,漢正街步行街沿街兩側建築立面整治提升工作正在緊張地進行收尾工作。

  “從2018年到現在,每天都會發現漢正街步行街又美了一點。”在漢正街品牌服飾廣場做服裝生意的張恒説,為了迎接軍運會,漢正街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防盜網、吊腳樓不見了,空調外機統一裝進了木盒子裏,兩側建築從花花綠綠變成了灰色。

  負責立面整飾的粉刷工朱鵬説,漢正街步行街兩側的建築立面已經基本完成整治提升,目前他們在對建築進行一些中式風格的點綴。聯通巷可視範圍內建築立面整治已完成60%,青石板道路目前已鋪設100米。

  據了解,漢正街片區內需重點整治提升的169棟建築已開工122棟,開工率達到70%以上。

  下一步,漢正街還將設置部分反映漢正街歷史文脈、人脈、商脈的老字號,比如葉開泰藥店、蘇恒泰傘店、謙祥益絲綢等浮雕或雕塑。5月左右,漢正街牌坊將按照原風格復原。

  多福路、利濟路、利濟北路等其餘道路沿線建築預計4月底前整治完畢,6月底前鞏固提升到位。(長江日報記者楊蔚 通訊員王琳 李放軍)

  武漢經開通航衛星産業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一春:

  軍運會將讓每位武漢市民受益

  “軍運會是一項奧運級別的國際體育賽事。它的舉辦,是我國國力增強、民族復興的重要體現。軍運會在武漢舉辦,對武漢的國際形象,以及城市品牌、面貌將是一次極大提升,每一位武漢市民都將從中受益。能參與到這樣一項重要賽事的建設、保障工作中,我感到無比自豪。”3月5日,聽説軍運會被寫入了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武漢經開通航衛星産業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一春説。

  這家企業承擔了軍運會跳傘場地——漢南通用航空機場的建設、運營等工作。

  劉一春介紹,漢南通航機場于2017年10月建成,基礎設施在國內通航機場中處於領先水準,曾舉辦過首屆國際航聯世界飛行者大會、國際航空錦標賽等國際重大賽事,條件比較成熟。

  “目前,我們正在緊鑼密鼓地做賽事安保、臨時設施提升等方面的工作,日夜不停地完善方案、加快建設,確保軍運會順利舉辦。”劉一春説。

  賽後,漢南通航機場仍將發揮巨大作用。這一機場是世界飛行者大會的常態化會址,也是國家首批飛行營地之一,將發展航空體育、航空旅遊、短途通勤等業務,也將成為武漢通用航空産業發展的重要平臺。 (長江日報記者康鵬 通訊員張敏 歐曼)

  軍運會媒體中心建設者孟天甫:

  力求完美收官迎接世界檢閱

  3月5日中午,中建八局軍運會媒體中心項目安全總監孟天甫得知,第七屆軍運會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他激動地説:“作為一名軍運會場館建設者,我備感驕傲與振奮。”

  3月底,位於沌口東風大道的軍運會媒體中心將正式竣工交付。長江日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媒體中心外立面幕墻和室內精裝修已全部完工,每天仍有200多名工人從事調試、清潔等收尾工作。場館外的綠化植物的栽種也已經完成進度的80%。孟天甫正和工友們對著清單逐項仔細檢查,力求完美收官。

  軍運會媒體中心為地下兩層、地上四層建築,主要承擔新聞發佈及賽事轉播功能。賽後,該中心將改造成冰上運動館、擊劍館和射擊館向市民開放,與旁邊的武漢體育中心一道,成為市民健身休閒的新樂園。

  從2017年8月進駐至今,孟天甫已在媒體中心項目工地工作了一年零七個月。2019年春節,為了趕工期,他和100多位工人堅守項目現場,沒能回家過年。

  “距離項目竣工交付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我的內心既興奮又緊張”,孟天甫説,“軍運會媒體中心代表中國的國家形象,即將迎來世界各國記者朋友的檢閱,我們唯有再接再厲,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圓滿完成建設任務。”(長江日報記者張智 通訊員張敏 李秋影)

  東西湖區文體局段翠鳳:

  軍運會場館將成健身娛樂公共空間

  “我工作在東西湖,居住在東西湖,是建設者也是幸福生活的共享者。政府工作報告中‘辦好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既是我的職責也是我的深切期盼。”東西湖區文體局體育科負責人段翠鳳興奮地説。

  段翠鳳居住的地方,離新建的五環體育中心只有3公里。樓盤周邊的花草樹木漸漸豐富,東西湖區人民醫院等基礎設施漸漸齊備,臨空港大道和金山大道的“十字軸”越修越好。

  從工作中得知,軍運會後,這裡的所有比賽場館將對市民開放,建成集體育比賽、全民健身、文化會展、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城市體育建築綜合體和群眾健身活動中心,成為市民健身娛樂的公共空間、臨空港乃至武漢市體育文化的新高地。

  到時候,一路之隔、中軸連貫的東西湖文化中心,將與武漢五環體育中心形成南北呼應、動靜結合、文體互補的格局,為武漢市民的文體生活提供新選擇。 (長江日報記者黃金)

  東湖帆船基地建設者高垚:

  世界級帆船賽場讓武漢更添自信

  “能夠參與到軍運會比賽場館的建設工作中,我感到榮幸和自豪。”3月5日,得知“辦好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被列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後,東湖帆船基地建設項目負責人高垚動情説道。

  高垚是武漢旅遊發展投資集團建設事業部項目經理,他介紹,目前帆船基地主體工程已完工,正在圍繞供電和安防兩大配套工程展開建設,預計在4月份完工。2018年,該基地已圓滿舉辦過多項國際標準帆船測試賽。“建設過程嚴格按照軍運會執委會要求,在競賽標準和保障標準等方面,均按照世界級標準進行打造。”

  記者看到,主體工程建成後的東湖帆船基地,與東湖周邊的自然風景和諧統一。據了解,為了基地設計方案更具荊楚特色,又與周邊景觀相融,建設方請來國內頂尖的設計研究院數易其稿。同時,項目秉持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環保理念,以鋼結構構築為主體結構,顧及了構築物的賽後拆除及回收利用。且為了不干擾東湖綠道上的遊客,基地建設施工全部在晚上10時後進行。

  “建成後的東湖帆船基地,將是內陸地區和內湖上規模最大、環境最好的帆船項目基地,完全可以滿足舉辦軍運會等世界性帆船賽事的高要求,我對它的功能性和體驗感非常有信心!在視覺上,其造型美觀度更是排在同類型賽館前列,能在比賽之餘,為選手帶來視覺享受。”高垚介紹,軍運會結束後,東湖帆船基地將作為推廣全民帆船運動的中心,開展各項水上主題活動,並承辦帆船賽事,打造富有活力的城市觀光、體育休閒水上名片,“東湖帆船基地的建成,將讓武漢市民增添更多獲得感、幸福感!”(長江日報記者劉帥 通訊員張宇)

  項目經理郭方:

  軍運村賽後變居民區地鐵通到家門口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軍運會,充分説明對軍運會的重視,我們作為建設者的動力更足了。”軍運村項目經理郭方説,我們要按照節點把軍運村建設好,既實用又美觀,讓各國運動員住得滿意。

  本著節儉辦賽的原則,軍運村居住區由開發商投資建設,建成後對外銷售。公共服務與配套設施在規劃設計時兼顧了賽後價值利用,為小區配套的黃家湖中小學、幼兒園,賽時為軍運村提供臨時服務。

  據悉,軍運村中的志願者服務中心和後勤服務中心,賽後將成為黃家湖中學,而軍運村的村委會和例會中心,則會成為黃家湖小學,在軍運會期間為運動員提供醫療服務的醫療中心在賽後將成為小區內的幼兒園。

  餐廳作為臨時場館,在賽後可以拆解為標準廠房單元,實現易地再利用。除此之外,餐飲中心還通過鋼結構體系和跨度的合理設計,節點處用方便拆卸的栓接取代焊接,拆除後可直接用於二次建築的外墻立面、內墻、地板、塑膠檢查井等建築材料的使用,循環再生利用資源,減少污染排放。初步估算,各部分的二次利用率高達70%左右。

  郭方回憶,建設軍運村以前,這裡大部分是荒地,現在借著籌辦軍運會的東風,軍運村周邊道路進行了升級改造,可以直接通到三環線和四環線,地鐵也修到了軍運村,周邊居民可直接乘坐地鐵出行。(長江日報見習記者張奔設 通訊員劉黛)

編輯:蘇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