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漢江岸區多措並舉培育時代新人
湖北日報  2019-03-20 13:23:57

武漢江岸區多措並舉培育時代新人

圖為:育才實驗小學的學生們走進地鐵站,通過快閃宣傳軍運會。

  3月19日下午,在位於武漢市江岸區的武漢市解放中學八年級7班教室裏,一堂學生們期待已久的思想政治課如期舉行。

  授課教師吳又存。3月18日,在京召開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他作為全國8位發言代表之一,分享了自己如何努力當好學生的引路人,把初中的《道德與法治》上成學生最喜歡的課程的心得體會。

  激動的心情還未平復,吳又存匆匆回到學校,妙語連珠、旁徵博引、風趣幽默地教學生們,如何做一名德法兼修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課後,吳又存又馬不停蹄地參加江岸區教育局舉辦的座談會,與全區思想政治課幹部教師一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將自己的參會感受和學習體會與大家分享。如何搞好教科研?可以運用哪些新技術把思想政治課上得更有趣?吳又存和與會者紛紛結合自身教學實際,展開熱烈討論。

武漢江岸區多措並舉培育時代新人

圖為:3月19日,武漢市解放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吳又存,為八年級7班的學生講思想政治課。

  能在全國同行面前分享自己的教學感悟,吳又存的底氣,源自江岸教育的厚積薄發。

  江岸區目前共有公辦中小學幼兒園100余所、師生10萬餘人。身為教育大區和教育強區,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是江岸區始終在思考的根本問題。

  江岸區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大力落實湖北省、武漢市的相關決策部署,把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放在首位,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立足紅色文化資源,大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不斷完善責信德育育人機制,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創新探索社區、單位、學校、家庭“四位一體”文明實踐機制,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打造人才梯隊,錘鍊教師鐵軍。

  砥礪奮進新時代,凝心聚力再出發。剛剛召開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為江岸區鑄魂育人、立德樹人進一步指明瞭方向,引領江岸區闊步邁向教育現代化實驗區,實現教育高品質發展。

武漢江岸區多措並舉培育時代新人

圖為:鄱陽街小學的“紅領巾小小講解員”,走進紅色場館進行講解。

  深植“紅色基因” 讓學生懂得為何而學

  江岸區紅色資源豐富,擁有39處珍貴的革命遺址遺跡。該區因地制宜,充分發揮紅色文化資源優勢,把紅色作為立德樹人的底色。“紅色基因,江岸傳承”。2018年7月,江岸區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活動正式啟動,此後,一批批中小學生走進紅色場館,聆聽紅色故事、感受紅色文化。不久前,花橋小學的學生們在家長的帶領下開展研學旅行活動,走進二七紀念館和八七會議舊址,學習黨史,感懷革命先烈。

  與此同時,江岸區發起“百場大學生紅色主題班會走進江岸”活動,讓大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了解武漢,熱愛武漢,留在武漢。

  除了定期走進紅色場館,這些紅色文化也走進校園,走進課堂,走進中小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江岸區編撰了《長江金岸百年潮涌》紅色校本教材,通過30個經典故事,既講述了二七大罷工、八七會議等標誌性歷史事件,也弘揚了向警予、夏明翰等革命先輩的大無畏精神。

  紅色教材不僅成為廣大中小學開學第一課的內容,更被列入全區中小學的課程計劃中,滲透到學科教育教學中,使學生在學習學科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如今,“紅色基因”已融入江岸區中小學生的血脈。這些學生又主動參與到紅色文化的傳播中,不斷地影響、感染身邊人。

  在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孩子劇團”以歌咏、舞蹈、戲劇為武器,積極投身抗日救亡宣傳活動。如今,江岸區長春街小學成立了“新孩子劇團”,踏著前輩的足跡,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通過孩子影響孩子,通過孩子帶動家長,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

  江岸區啟動“紅領巾小小講解員”志願服務項目,至今已實施三屆,吸引了全區小學生的踴躍報名,至今共招募選拔300余名少先隊員成為“紅領巾小小講解員”。他們利用週末和節假日,在江岸區的紅色場館講解黨史國史,服務參觀遊客上萬人次,以實際行動詮釋志願服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武漢江岸區多措並舉培育時代新人

圖為:長春街小學“新孩子劇團”的團員們,開展紅色研學活動。

  追求立德樹人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為給學生帶來深刻的學習體驗,更好地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江岸區著力構建的責信德育“836”體系,將個體的人生責任細分為自我責任、家庭責任、同伴責任、團隊責任、社會責任、國家責任、國際責任、環境責任八大領域,明確各領域的教育主題,為學生學會負責、健康成長提供有力指引;搭建明責、承責、責信“三步走”責信階梯,促使學生品德從他律走向自律;統籌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協同育人“六大德育”途徑,形成完備的立德樹人平臺。

  漢鐵高中新疆班,是江岸區責信德育教育的縮影。自2011年起承辦內地新疆高中班以來,每年都有一批新疆孩子從天山腳下來到漢鐵高中讀書。目前,漢鐵高中新疆班有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和烏孜別克族等少數民族的新疆籍學生。

  漢鐵高中有一個無人售貨的誠信超市。學生在這選購完商品後,直接把錢放入錢箱。超市無人售貨,付錢全憑自覺,找零困難或忘帶現金時,學生就寫在超市的記賬本上,等付清了再自己劃掉。多年來,錢貨兩清,分文不差。

  如今,漢鐵高中新疆班將誠信的文章越做越大,從誠信超市、誠信考場、誠信服務和誠信上網四個方面在新疆班學生中推進誠信教育。這些學生集體榮登“中國好人榜”“湖北好人榜”。其中兩名學生獲評“全國最美中學生”。

  與漢鐵高中在校園內搭建責信德育的教育平臺不同,武漢二中探索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打造“十大走進”特色實踐活動,多年來廣受學生們歡迎。

  20多年前,武漢二中就先後帶領學生走進軍營,走進山區,走進田園,走進老區,走進社區,走進開發區,走進大學校園,走進科技館、博物館、紀念館,走進實驗室、圖書館,走近名人名家,帶領學生們在實地踏訪中,感受國家在科技、國防、勞動、法治、環保等多個領域取得的巨變。“十大走進”活動,將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搬到了路上,用學生的親眼所見、親身所感作為教材,提升了學生的思想境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家國情懷。

武漢江岸區多措並舉培育時代新人

圖為:漢鐵高中新疆班的學生們。

  堅持“顯隱結合” 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

  思政課程培養的是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不僅要靠課堂灌輸,更要從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中獲得啟發和靈感。

  江岸區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創造性地探索“四位一體”文明實踐機制,發動社區、單位、學校、家庭共同參與,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

  二七街道分金社區開設“學生社會實踐課堂”,在社區、單位、學校、家庭四方之間建立聯動關係,定期圍繞不同志願服務的主題設計課堂活動,鼓勵學生投身社會實踐。不久前,小區的孩子們,紛紛在家長的帶領下,為邊遠地區的留守兒童捐款捐物,奉獻愛心。

  小學四年級學生慕佩蓉説,通過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她懂得了有好東西要與大家分享,並立志為國家富強而讀書。

  為激發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熱情,江岸區建立星級評定管理機制,學生憑《學生社會實踐課堂活動評價手冊》參加社會實踐課堂活動,由社區對學生參與活動情況進行記錄,並給予星級評定,結果計入學生德育檔案。

  眼下,江岸區正火熱開展的社區主題活動日,正廣泛帶動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參與到“四位一體”文明實踐機制中來,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

  3月,塔子湖街道躍進社區以“迎軍運‘百千萬’志願服務行動”為主題,舉辦社區主題活動日,就邀請轄區的中小學生參加。活動中,江岸區十佳金牌紅領巾小小講解員、武漢二中廣雅中學七(9)班學生卿敏新在國旗下演講,分享她成為志願者的經歷和感悟,並號召更多的同學一起加入志願者行列。

武漢江岸區多措並舉培育時代新人

圖為:江岸區開展責信德育隊伍建設,啟動卓越班主任培養計劃。

  打造人才梯隊 錘鍊教師鐵軍

  江岸區始終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思想政治學科教育教學的首要指導思想,樹立教師的責任意識和品質意識,打造思政課教師鐵軍,為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提供充實的人才保障。

  在加強教師隊伍的梯隊建設方面,江岸區目前已形成以特級教師為引領、以各校的學科帶頭人為骨幹、以各校的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為縱、以學區聯盟為橫的教學教研隊伍,形成老帶新、強帶弱,相互協調、共同發展的良好氛圍。

  為加強中青年思想政治教師的綜合業務素質,江岸區組織完成了“特級教師課堂”的培訓課程及外出訪學研修工作,對參訓教師開展教師專業成長、校本研修研討、課堂教學研究、教學語言研究與運用等一系列提高教師專業素質的主題研修活動。

  與此同時,江岸區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名課堂共同體工程。重點打造“核心課型的樣本課堂”“核心素養下的智慧課堂”和“優秀教學模式下的高效課堂”,組織開展系列“名課堂”研討活動,讓更多的教師和學生共享“名課堂”教學資源。

  經過多年不懈發展,江岸區已打造出一支優秀的中青年教師梯隊。目前,江岸區各類型高層次骨幹教師隊伍的數量與品質,均居武漢市領先地位。其中,省特級教師近50人、正高級教師6人、武漢市“黃鶴英才”10人。

編輯:蘇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