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廣水構築鄉村振興産業高地
湖北日報  2019-04-18 14:40:27

廣水構築鄉村振興産業高地

圖為:李店鎮薛田光伏電站一角。

  光伏電板熠熠生輝,蝦稻共作致富萬家,電商下鄉産品出山……人間四月,桃李芬芳,行走廣水鄉村,産業發展熱潮涌動。

  鄉村振興,産業興旺是重點。近年,廣水市因地制宜發展光伏發電、稻蝦共作、農村電商等産業,為鄉村振興提供不竭動力。

  追光逐日,向“天”要電

  4月11日,雨後初霽。廣水市李店鎮薛田電站,滿山遍野的光伏電板如魚鱗般層層排列,蔚為壯觀。“荒山上種下了‘搖錢樹’。光伏電站建設週期短、見效快、收益穩,是可靠的增收手段。”李店鎮鎮長張書廣自豪地介紹,該鎮境內山場面積超過3萬畝,部分山地因不適合種植農作物,曾長期荒廢。近年,全鎮流轉土地2000多畝,建起張陽、高平、薛田3座20兆瓦分佈式光伏發電站,其中僅薛田電站年發電量就有7000多萬度,實現銷售收入6300余萬元。

  廣水古稱“永陽”,日照時間長,太陽能資源豐富。該市充分發揮優勢發展光伏産業,推動光伏發電與現代農業等産業互補。

  長嶺鎮泉水村全年日照時間約2100小時,為全省太陽能資源一級可利用區。2016年,該村將村口荒廢的沼澤田改造成池塘,塘裏養殖小龍蝦,水中支起水泥柱,安裝光伏電板發電。“這种經營模式既節約土地,又增加收益。”村第一書記郝旭東介紹,1畝撂荒的冷浸田用來耕種,每年收入約1000元。立體開發後,養殖小龍蝦年收入約3000元,光伏發電年收入約2000元,收益是以前的5倍。

  據廣水市供電公司調度中心統計,截至目前,該市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達284兆瓦,累計建設光伏扶貧電站350余座,每年可産生收益4500多萬元,惠及9000多戶貧困戶。

  稻蝦共作,一水雙收

  4月中旬,小龍蝦養殖步入“衝刺期”。廣水市城郊街道辦事處石橋村稻蝦共作基地,負責人邱先榮忙著向蝦渠添加有機生物肥。

  “施肥能培養出大量浮游動植物,為小龍蝦成長提供豐富的活體餌料。”邱先榮説,自己在外務工多年,2016年回鄉開始養殖小龍蝦。3年來,基地稻蝦種養面積從20余畝擴大到200多畝,2019年預計能帶動18戶鄉親脫貧致富。

  一隻小龍蝦,致富千萬家。近年,廣水市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帶動農戶發展“稻蝦共作”,並多次舉辦稻蝦種養知識培訓班,組織技術骨幹上門服務、跟蹤服務。

  付寒兵是該市吳家榨村稻蝦種養的“領頭雁”,建有1000多畝稻蝦共作基地。“每年業內至少組織3次集中培訓,並建有微信群,線上隨時答疑解惑。”他介紹,經技術指導後,基地小龍蝦畝産從300多斤提高到了500多斤。“稻蝦共作體現了産業疊加效應,一地兩用,一水雙收,每畝收入比單純種稻高出約3000元。”廣水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該市依託湖北大自然農業實業有限公司,推進小龍蝦精深加工,蝦仁等産品成功打入歐美市場,年均出口創匯2000多萬美元。

  目前,該市“稻蝦共作”種養面積已突破5萬畝,惠及農戶2萬餘人。

  電商進村,産品出山

  4月15日晚8時許,廣水市電子商務運營大樓,旗峰電商公司辦公室燈火通明,電腦鍵盤敲擊聲此起彼伏,一批批訂單交易成功。“我的夢想從這裡起航。”公司總經理程慧介紹,2016年公司初創時,當地政府在辦公場地、資金、管理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幫扶,2018年公司銷售額成功突破1億元。

  旗峰電商快速發展的背後,是廣水市對創業種子的悉心呵護。該市投資1700萬元建成電子商務運營大樓,吸引了40余家企業和一大批創業者入駐;整合郵政、供銷、申通等快遞資源,實現鄉鎮物流全覆蓋;免費開展電商培訓,近5年累計培訓農村電商人才約8000人。

  今年34歲的付艾華是該市知名的“店小二”。2015年,她放棄東莞市月收入近萬元的工作,回鄉成為一名“農村淘寶合夥人”。“有了小付後,村裏的土特産品不愁賣了。”余店鎮老寨嶺村八旬老人周道成感嘆。在付艾華的“村淘”服務站點,常有附近居民帶著自産的土蜂蜜、土雞蛋等農産品前來尋銷路。2018年4月,周道成家的260余斤土蜂蜜滯銷。付艾華了解後,借助“村淘”將其全部售出,創收1.3萬元。同年11月,余店鎮種植戶付志保家的高桿白菜低價賤賣至每斤0.4元,付艾華幫其製成腌菜在網上銷售,單價飆升至5元。

  有了電商牽線搭橋,廣水胭脂紅桃、應山滑肉、薯婆婆粉絲等一批特色農産品借助互聯網翅膀飛出大山。2018年,該市網上銷售農副土特産品2.1億元,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合作社、個體網店400余家,創造就業崗位約6000個。(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趙良英 通訊員 彭曉華 劉冬)

編輯:蘇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