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下午4時45分,武漢市青山區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區“四點半學校”,8歲的羅俊馳背著書包、一路小跑,第一個到達這裡。“他經常第一個到,是我們的‘鐵桿粉絲’。”熊建新手拿簽到簿,邊向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介紹,邊走到羅俊馳身邊,幫他解下書包。
不是社區幹部,也不是普通志願者,熊建新是共青團青山區委派駐青和居社區“四點半學校”的專業社工。
孩子放學後有人管
黃藍相間的多邊形課桌、淡藍色的天花板、卡通風格的墻紙……青和居“四點半學校”,是很多孩子放學後的樂園。
百餘平方米的長方形教室,被精心佈置成三個功能區域:供綜合活動的教學區、可沉浸式閱讀的沙發區、烘焙蛋糕的手工區。此外,各種玩具一應俱全,可以看書,可以畫畫,也可以玩積木。
“我跑過來,只要幾分鐘。”羅俊馳家住青和居社區,在橋頭小學讀二年級,學校與社區距離四五百米。
在熊建新輔導下,羅俊馳用約10分鐘,做完了學校佈置的作業。合上作業本,他來到靠墻的書架邊,熟練地抽出一本《米小圈腦筋急轉彎》。
“我最喜歡看這個,也喜歡玩魔方,下五子棋。”羅俊馳大方地説,從2018年下學期開始,自己每天放學都來。
羅俊馳的爸爸媽媽都在工廠上班,工作日經常加班,多是八九點回家。除了父母,羅俊馳家裏還有奶奶,但奶奶年紀大,沒讀什麼書,無法輔導孩子做家庭作業。
“既省心,還省錢。”羅俊馳的爸爸羅輝説,兒子一年級時,他每月花500元在外面報託管班。但由於缺乏監督,兒子跟其他孩子光顧著玩,每天家庭作業都沒法完成。進社區“四點半學校”後,羅俊馳在老師的輔導下,家庭作業及時完成,學習習慣也好了很多。最近一次語文考試,考了95分的好成績。
青和居與周邊的青宜居、青康居一起,構成華中地區最大的棚改回遷小區。對羅輝這樣的家庭來説,孩子放學後如何放心託管曾是一大難題。
據了解,青和居“四點半學校”能承接鋼城四小、橋頭小學和鋼城二中3所學校的學生。整個工人村街6歲至14歲的少年兒童都可以免費來“四點半學校”。
從“被動進”到“主動來”
遍佈三鎮的社區“四點半學校”,發源青山區,但並非青和居首創。
2005年,為了解決雙職工家庭孩子放學後喜歡進網吧的問題,青山區鋼花村街119社區黨組織建立了一支由社區“五老”(老黨員、老專家、老教師、老戰士、老模範)組建的“未成年人教育志願服務隊”。這支隊伍除了定時巡查社區周圍的網吧,把上網的孩子找出來,還為雙職工家庭提供免費子女託管和課業輔導。
場地和服務逐漸走上正軌後,“四點半學校”的概念應運而生,青山區也開始在全區推廣“119(社區)經驗”。光明日報等中央媒體還紛紛報道119(社區)經驗,引發全國關注和學習。
4月20日,記者來到“發源地”119社區,“四點半學校”週末課堂上,一場“世界地球日”的活動,吸引10余名小孩子主動前來。
“以前坐在這裡的是‘被動進’的,現在全都是‘主動來’的。”119社區黨支部書記鄭玲莉説,近年來,在團區委牽頭協調下,各方資源被整合,特別是引入社工服務,“四點半學校”由單一的託管職能提升為集人格塑造、意識培養、法治教育、道德培育為一體的創新基層服務管理平臺,“週末帶孩子來這裡打卡的越來越多”。
目前,青山區“四點半學校”年開展課程10000場次,服務學生20多萬人次。
引入更多社工參與管理
與羅俊馳不同,不到4歲的小女孩楊佳麗還在上幼兒園小班。當日,她一走進社區“四點半學校”,就拿起彩筆在白板上寫上“1、2、3”幾個數字,雖歪歪扭扭,但一筆一劃,動作麻利。寫完數字,她又主動湊到羅俊馳面前,顯得十分活潑。
楊佳麗是媽媽林女士帶過去的。林女士説,女兒此前很內向,到3歲還不怎麼開口説話。
啞巴,或者智力、心理髮育障礙?2018年底,她帶女兒到幾家大醫院檢查,醫生説那些擔心都多餘,可能是缺少一個豐富的語言誘導環境。2019年初,林女士無意當中帶女兒到“四點半學校”,“女兒來了一次就喜歡上了。在社工引導下,她很願意跟其他孩子接觸,開口吐字的頻率越來越高了”。
119社區“四點半學校”,8歲的梁益明幾乎每個週末都來。在那裏,心理健康、法治文明等系列活動課程生動有趣,讓他大開眼界。
“一開始他基本不怎麼開口,現在好了很多,開始跟其他孩子互動。”社工張咏梅説。
社工,社會服務機構中從事專門性社會服務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近年來,社工成為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
青山團區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市場之外,‘四點半學校’相當於在學校和家庭之間搭起了一座安全橋。2019年,該區繼續強化“紅色引擎共同創造”,根據小學分佈等客觀情況將“四點半學校”由67家整合為23家,並計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到年底實現社工進街道“四點半學校”全覆蓋,全面對接3.2萬名6歲至14歲青少年,讓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教育網絡得到進一步完善與健全。(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夏中華通訊員曹金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