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漢成立水治理技術聯盟
湖北日報  2019-06-12 14:49:02

  6月11日,2019長江經濟帶水務發展技術交流博覽會在武漢舉行。會上,武漢市水治理技術聯盟成立。

  該聯盟將作為武漢市水環境水生態治理以及城市內澇防治的智囊團隊與技術支撐,為該市水環境、水生態、水安全相關項目提供政策、技術等方面的諮詢服務。聯盟專家委員會為開放平臺,接受國內外具備相關專項技術的單位和個人申請。

  聯盟首批聘請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文宣、夏軍、趙進東,中國工程院院士鈕新強、彭永臻、曲久輝等12位專家,為技術聯盟首席專家。

  據介紹,結合武漢市長江大保護總體部署以及武漢市水質提升計劃,技術聯盟近期目標為:制定武漢市黑臭水體治理、水體水質提升技術標準體系,指導黑臭水體治理和水體水質提升工作。遠期目標將結合國家、省市相關要求以及問題需求,制定武漢市水問題白皮書,開展基礎性研究工作,制定頂層設計方案等。(湖北日報記者湯煒瑋、通訊員黃金波、廖宇智)

  連結

  武漢黑臭水體整治要控源

  近年來,武漢市大力推進“四水共治”,河湖水生態環境持續惡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但總體形勢依然嚴峻。如何實現“長治久清”?6月11日,2019長江經濟帶水務發展技術交流博覽會上,專家學者為武漢治水“把脈”。

  “治水”先治污

  “武漢水環境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是城市內澇、水污染、生態環境退化、湖泊萎縮。”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水安全研究院院長夏軍教授説,這幾方面問題存在系統的聯繫,城市內澇會加劇水污染,而水污染又會導致生態環境退化。水體提質是水治理的重點和難點。

  華中科技大學市政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導師王宗平教授説,黑臭水體治理非一日之功,英國泰晤士河從治理到基本修復花費約半個世紀。武漢應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和專家作用,因地制宜科學制定近、遠期治理目標和標準。黑臭水體治理應廣泛發動群眾,贏得群眾理解可使工程項目順利推進,可使群眾主動維護河岸衛生,群眾監督有時比信息系統監控更管用。應改變“重建輕管”現象,高度重視日常管理,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治污要從源頭系統控制

  武漢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姜應和説,為實現水體品質的全面提升,削減雨水徑流所形成的面源污染負荷勢在必行。應多部門齊抓共管,從源頭上控制污水管錯接至雨水管、陽臺上洗衣機廢水直排雨水管、街塵水衝入雨水口、餐館泔水直排雨水管等非常規面源污染,才能實現面源污染的有效控制。

  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鈕新強説,建議通過推廣海綿城市建設及改造,控制徑流,實現雨水凈化和削峰減排;通過雨污分流、末端截污和深/淺地下存儲等設施建設,減少進入水體污染負荷;通過河湖滯、蓄、消、納,減小城市內澇及水環境風險。合理規劃濱湖城市建設強度,通過適度還湖還濕等措施,杜絕湖泊岸線侵佔,減少入湖污染負荷,增強湖泊調蓄、消納能力,充分發揮湖泊綜合功能。通過完善政策法規,健全管理體制,提高公眾節水意識,推廣應用先進節水技術和産品,改革水價制度,加強雨水、中水、尾水利用等措施,最大化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以節水的方式從源頭上減少城市污水産生量。(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湯煒瑋 通訊員 黃金波 廖宇智)

編輯:蘇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