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武漢段“水上高速”年內建成
來源:湖北日報  |  2020-12-02 10:13:36

  原標題:安慶-武漢段“水上高速”年內建成 萬噸貨輪 將從滬上直達武漢

安慶-武漢段“水上高速”年內建成

將沉入江底的生態“魚巢磚”。(通訊員 肖衎 攝)

安慶-武漢段“水上高速”年內建成

施工人員安裝可植綠的護坡磚。(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攝)

  煙雨朦朧,船來船往。

  11月24日,頂著刺骨江風,腳踩鬆軟泥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冒雨登上黃岡、鄂州間的江中淺洲。1.5公里的護灘加固工程進入衝刺階段,10多臺挖機轟鳴,百餘名工人正在鋪石、碎石。

  “到12月中旬,將拋石8萬立方米,穩定洲尾,避免汛期洪水沖刷來的泥沙堵塞航道。”長江航道工程局1標項目經理肖衎不時抹著臉上的雨水。

  這是國家下活長江經濟帶這盤大棋,實施長江“645”整治工程中的一段。國家重點工程“645”工程,即武漢至安慶段航道水深提升到6米,武漢至宜昌段航道水深提升到4.5米。其中武安段航道整治工程于2018年動工。

  水下“三個字母”價值2個億

  在武漢新洲區牧鵝洲,長江航道呈弧形。全長386.5公里的武漢至安慶段,有9處礙航灘段需要治理,這裡是其中之一。

  堤外岸坡上,工人們砌著回形空心護面磚,空心的地方填土植草。

  “這是邊灘護灘帶工程之一。‘看不見’的工程量更大。”肖衎説,此處江面水下有3個大型護灘帶,形狀像兩個“L”一個“T”。水下的這3個“字母”由50多萬平方米沉排、60萬立方米拋石和30多萬個透水框架3層組成,造價2億元。

  為啥要建這麼大的水下工程?

  肖衎解釋,此處是易流動河床,如不用重物壓實河床,泥沙將逐漸被水流卷到主航道。這3個“字母”,就像“安全帶”一樣牢牢鎖住堤岸沙土。同時,“字母”上的勾頭,可以將水流引向主航道,增加航道水深。

  長江航道工程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航道整治並非一挖了之,疏浚航道僅佔工程量的兩成,大量的工程是製作魚骨壩、護灘帶等水下設施,一個個水下“安全帶”鎖定河床,防止泥沙衝入航道形成積淤。同時,“安全帶”還能調整江水流向,讓長江枯水期航道水深也有6米。

  江中魚兒添新家

  從牧鵝洲驅車一小時,記者來到長江下游的鄂州戴家洲江段,這裡也是礙航灘段之一。

  眼前,一個洲把江水一分為二。洲尾空地上已植草,遠遠望去,江鷗盤旋,像個濕地公園。

  長江航道工程局項目經理李平介紹,對岸的圓水道已是非航道區,專門開闢了一條“魚道”,通過栽種水草、投放微生物、透水框架等方式,吸引魚兒走“魚道”過境,讓水生生物和兩棲動物在框架內休憩、生活,魚兒也可在此産卵,形成一個生態樂園。

  這是戴家洲65萬平方米生態涵養區的一部分,其一大亮點是綜合利用廢沙土。

  疏浚,每天産生大量廢沙土。長江航道工程局項目部將疏浚廢棄的沙土,吹填至相對低矮的灘體,抬高灘面。然後引入耐淹性植被,形成大片濱江濕地,不僅變廢為寶,還為長江添綠。

  在航道整治工程中,這種生態優先的例子不鮮見,不少護灘利器成為生態“神器”。比如專門製作的3584個長寬高各一米、留有3個孔的魚巢磚,沉入江底,促進微生物在磚內生長,成為魚群築巢、嬉戲的去處。

  壓實沉排用的透水框架,也被細心的設計師改成了魚兒的“家”,僅長江航道工程局的兩個標段,就有100多萬個三角形的透水框架沉到水裏,如同人工珊瑚礁,成為水中生物的棲息地。

  據了解,武安段航道整治中,生態投入佔投資總量的10%。

  6米深航道年內建成

  “下午5點前,拋石船要施工完畢。”肖衎盯著手機,工地現場一目了然。他負責的施工區有50公里,通過智慧系統,施工進度、車輛船舶運行位置等,盡在他“掌握”中。

  航道整治,用材大多在水下,“看不見”的工程如何保證品質?通過自主研發的集成視頻監控、車船定位及電子圍欄等的地理信息系統,對人、機、料等實時精細管控;通過BIM系統、視頻監控、護岸變形檢測、聲吶檢測等先進技術,能清楚了解水下工程品質;工地預製件都有二維碼,掃一掃就知材料“前世今生”,形成品質追溯機制。

  2020年,經受新冠肺炎疫情、惡劣天氣、超大洪水等多重考驗,武安段航道整治工程各項目部與水位“賽跑”,目前已進入收尾階段,主體工程年內建成。

  這意味著,從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至安慶皖河口,全長386.5公里的河道,在投資37.4億元整治後,全線將實現航道水深6米。

  一寸水深一寸金。據介紹,長江武漢至安慶段6米深航道建成後,將打通長江幹線通過能力的“腸梗阻”,萬噸級貨輪從上海可直達武漢,形成一條超大容量的“水上高速公路”,將大幅提升湖北省航運能力,降低物流成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實習生 何孔亮 通訊員 洪群民)

編輯:蘇喜茹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