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民建人物風采】邢昊——文旅融合 創新突圍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1-09-24 20:28:37

  國際在線湖北報道:隨著三峽工程的開工建設,湖北宜昌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投資熱潮,1996年春天,邢昊從廣東東莞來到宜昌尋求發展。看到長江三峽的那一刻,邢昊就被這裡獨特的自然資源稟賦、明顯的地理區位優勢、豐富的人文歷史內涵深深吸引,一張清晰的發展藍圖在邢昊的頭腦裏繪就。

【宜昌民建人物風采】邢昊——文旅融合 創新突圍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10924122219

邢昊為“雲端”旅遊平臺上線致辭 供圖 民建宜昌市委員會

  堅守初心 扛起文旅融合大旗

  1997年8月,邢昊成立了宜昌盤古旅遊資源開發有限公司;2001年3月,組建三峽環壩旅遊發展集團;2011年,集團旗下的三峽人家景區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截至目前,三峽環壩旅遊發展集團共擁有10余家子公司,是湖北省人民政府重點支持做大做強的民營旅遊企業。

  這些成就的背後,是不為人知的艱辛。由於地處西陵峽南岸的奇峰峻嶺之間,三峽人家景區所在區域的交通極為不便。景區開發之初,只能靠工人肩挑背扛運送物資,山間稀疏的民房都是用泥巴做墻、石片為瓦,連條像樣的道路都沒有,甚至到現在,三峽人家仍是全國唯一不通高等級公路的5A景區。

  眾所週知,旅遊景區開發投資大,回報週期長,但是邢昊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經過20多年的堅持與努力,累計投入15億元,集團終於在2011年開始盈利,並一路高歌猛進,發展勢頭良好。

  謀定思變 打破壁壘追求創新

  風好正是揚帆時,不待揚鞭自奮蹄。通過構建出板塊化場景模式,創新運用“蒙太奇”手法,進行整體空間佈局和情景規劃,邢昊孜孜不倦地打造他心目中的“媚動峽江 三峽人家”景區。邢昊將景區分散的景點按文化脈絡進行梳理和劃分:以燈影石、石令牌為代表的“洪荒時代”,以巴王寨為背景的“巴人部落”,以龍津溪為主線的“龍溪神韻”,以峽江文化為核心內涵的“峽江風情”等,突出景區特色,充分挖掘三峽旅遊的文化內涵。

  “科技+旅遊”,讓遠方更有詩意。邢昊還探索出一系列自主創新的旅遊模式,構建“雲端三峽”大劇院平臺,通過實景拍攝、線上播出等方式,全面展示三峽人家在新時代的魅力蝶變;開展“網紅”直播、“文旅+融媒”專題直播、抖音小視頻創作,完善三峽人家官網、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號、視頻號、頭條號、百家號、知乎號全媒體矩陣;在“雲端”構建展示平臺,使“三峽人家”品牌知名度得以延伸,美譽度不斷提升。

  踐行責任 發揮産業社會效應

  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黨的恩。邢昊胸有家國情懷,在他的帶領下,公司先後建成了仙胡路、燈楊路、南石路、漂流路和泡腰路等總計30余條公路;修建了胡金灘、楊家溪、索道站、明月閣、燈影閣、當陽頭6座標準旅遊渡口和石牌以及三斗坪旅遊碼頭;每年為當地村民創造了3萬多人次的就業機會。

  從2019年開始,景區幫助周邊農戶實現了旅遊創收,同年僅石牌村農民創收達5000余萬元。截至目前,周邊60%以上的農戶均從事旅遊及相關行業,附近的農家樂酒店已形成擁有1500個床位、可接待萬餘人用餐的産業規模。

  公司還資助當地貧困學子上學,聘用當地村民為公司員工。隨著景區的開發和旅遊的發展,當地村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石牌村、王家坪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致富村。

  2021年,三峽人家景區作為“中國旅遊扶貧案例”亮相海外圖片展、中國文化網等平臺,蜚聲海外 。在“萬企幫萬村”鄉村振興行動中,三峽環壩旅遊發展集團獲評全省民營企業和商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行動標兵”。

  逆風飛揚 穩步推進疫後重振

  疫情期間,邢昊堅定地提出了“景區員工一個都不能少,景區服務和演出品質一點都不能降”的經營要求。除了做好常態化的疫情防控外,景區從未放鬆對旅遊服務品質的要求,全心打造“安全、舒適、媚動”的旅遊環境。

  在邢昊和集團員工的共同努力下,三峽人家實現2020年全年遊客接待量111萬人;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評為“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活動“優質服務景區”;在中國文旅總評榜(湖北榜)榮獲“惠遊湖北最具人氣景區”大獎;經中央文明委復查合格並蟬聯“全國文明單位”。(文 肖克鋒)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