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民憂 暖民心 武漢江岸交警推出“警校家”治理新舉措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2-06-15 11:29:50

  校園安全一直是社會關注的重點,近期,武漢江岸區交通大隊針對校園周邊存在突出交通的問題,逐一走訪轄區學校,大力推廣“警校家”工作,建立健全以交警為主導,公安、學校、家長、社會四方協同機制,覆蓋全區48所重點中小學校,校園周邊道路通行效率提升35.8%,交通事故警情同比下降67.2%,有力守護了學生上學、放學“最後100米”,受到師生、家長一致好評。

交警與志願者配合引導校門口車輛有序通行 攝影 肖俊

  “警校家”模式規範“護學行動”

  武漢市七一中學坐落在江岸區黃浦大街旁,早晚高峰期交通流量巨大。“警校家”模式開啟後,學校按照“一週一班”分配原則,組織老師、家長在上學、放學時段,與交警共同參與執勤,引導接送車輛有序停放。

  “正式上崗前,學校會組織志願者參加崗前培訓,嚴格按照定人、定崗的勤務機制,開展‘護學行動’。”武漢市七一中學副校長彭雲紅介紹。

  下午6時,第一批放學的學生陸續走出校園。5名身著紅色馬甲的志願者穿梭在車流與人流之中,引導車輛駛入臨時停車位、勸導違停車輛儘快駛離、提醒學生安全過馬路……志願者們熟練地配合交警,全力守護孩子出校的“最後100米”。

交警與志願者開展“護學行動” 攝影 肖俊

  武漢市七一中學書記吳時亮介紹,七一中學共有學生1600余人,學生上學、放學出行方式多樣化,校園周邊秩序管理難度較大。交管部門、城管部門、學校、家長多方共同努力,通過實施錯峰放學、推廣“警校家”模式,大力改善校園周邊秩序,校園周邊道路通行率得到進一步提升。

  “向路借位” 臨時停車位有效緩解停車難

  今年5月初,武漢江岸交警在七一中學試點晚高峰“引車入位”措施。武漢江岸交警在周邊路段設置限時單排停放,協調附近企事業單位、沿街商鋪門口在放學時段臨時開放停車場,以緩解晚高峰臨時停車壓力。經過兩周時間的調整引導,黃浦大街晚高峰時期道路交通得到有效改善,秩序井然。

  5月30日,該措施在武漢市育才高級中學進行推廣。通過對周邊道路進行踏勘,江岸交警“向路借位”,設置在放學時間段限時單排停放的車位190余個,同時製作臨時停車引導牌,引導學生家長車輛有序停放。

學校門口設置的臨時停車引導圖 攝影 肖俊

  育才高級中學學生家長陳先生説:“以前接孩子放學總是不知道該把車停在哪兒,要彎彎繞繞好幾圈才能停好車。現在有了臨時停車位,心裏踏實多了。”

  因地制宜 綜合施策打造校園道路安全壁壘  

  毗鄰市委、市政府的江岸區一元路小學,受城建項目施工影響,晚高峰時期學校周邊道路車輛聚集,易出現車輛溢出現象。武漢江岸交警經過多次走訪踏勘,結合道路實際與學校師生、周邊居民訴求,打造“單向匹配循環交通”,提升路段車輛囤積能力,消除車輛溢出現象,同時盤活了周邊區域交通微循環。

  目前,武漢江岸交警已按照“七個一”標準在轄區部分重點學校周邊進行試點,加強校園周邊交通設施標準建設,完善、更新交通設施。

“交通安全宣傳活動”進幼兒園 攝影 肖俊

  “校園安全是孩子健康成長的保證,決定億萬家庭的幸福和諧。為確保校園周邊道路交通安全有序,我們要深入一線傾聽群眾呼聲,進學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堅持民有所呼警有所應,促進平安校園建設,真正做到得人心、暖民心、築同心。”江岸區交通大隊副大隊長徐界平表示。

  今年以來,武漢江岸交警先後多次深入轄區幼兒園、中小學校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活動,堅持“一校一方案”,多角度、全方位開展交通安全宣傳,鼓勵學生將學到的交通安全知識帶回家,以“小手拉大手”的輻射帶動能力,讓孩子帶動家長、家長帶動社會,有效提升全民交通安全意識,共創文明、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環境。(文 段菲 )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