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開展以來,荊門市漳河新區廣大黨員幹部主動下沉包聯村(社區)、企業和項目現場,收集問題建議,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7月4日上午,在漳河新區漳河鎮泉洼村,漳河鎮黨員幹部正在和泉洼惠農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謝玉濤在田間地頭察看大棚水肥一體化改造設施項目。謝玉濤介紹,傳統的施肥灌溉需要人工操作灌引水,耗時耗力。
謝玉濤(右三)介紹大棚水肥一體化改造設施項目情況 攝影 熊東東
雖然這段時間天氣炎熱,但聽説漳河鎮政府要出資幫助合作社改造大棚水肥一體化改造設施項目,謝玉濤每天都在合作社基地內忙碌。成立於2016年的泉洼惠農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佔地860多畝,年生産商品蔬菜1500噸,通過帶動脫貧戶入股、就業,每年可為每戶增加兩萬元收入。不過,因為設施老舊,合作社的蔬菜、水果採摘效益一直提不上去,極大影響了合作社的發展壯大。
漳河新區漳河鎮泉洼村黨支部書記袁天旭介紹説:“今年6月初,漳河鎮黨員幹部、荊門市龍泉中學駐村工作隊在走訪過程中了解到,合作社基礎大棚設施、櫻桃園設施設備老化,企業向我們反映問題之後,我們積極的向鎮、區、鄉村振興局對接,目前該項目已經立項。”
之前一直髮愁的基地水肥一體化改造以及櫻桃園提檔升級計劃即將得到政府支持,這讓謝玉濤發展信心更足了,幹勁更大了。“我們這個項目馬上改造成智慧化水肥一體,通過智慧化打藥、施肥、灌溉,能大大提高我們的水肥利用率。預計可以在原有銷售的基礎上提升兩倍的價值,達到30萬的産值。”謝玉濤高興地説。
和謝玉濤一樣高興的,還有家住漳河新區雙喜街道鳳凰城小區居民周玉梅。周玉梅愛人中風11年,出門全靠輪椅推行。由於家庭困難,周玉梅家裏只有一輛破舊不堪的輪椅。前幾天,包聯社區幹部入戶走訪時,發現了她家的難處。
周玉梅(左二)介紹新輪椅使用情況 供圖 漳河新區融媒體中心
漳河新區財政局社區包聯幹部劉曉理介紹:“周玉梅家確實困難,我們走訪的時候問了些情況,他們就説了想換個新輪椅。”讓周玉梅沒有想到的是,才過去幾天時間,包聯幹部就為她愛人送來了一輛新輪椅。
據了解,自漳河新區全面啟動黨員幹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以來,新區領導班子成員、各地各單位紛紛下沉包聯村和項目現場,先後收集問題建議535個,已解決67個、正在解決468個,取得階段性成效。(文 熊東東 羅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