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榫卯工藝的奧妙 勞動課將建築“搬”進課堂
來源:長江日報  |  2022-10-21 09:05:28

揭秘榫卯工藝的奧妙 勞動課將建築“搬”進課堂_fororder_01

孩子們在陶泥上精雕細琢塑形,造就花式瓦當。

  “幾塊木片組成的魯班鎖,居然這麼牢固!難怪這些古建築能千年不倒!” 近日,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奧林小學勞動教室裏,學生們熱火朝天地擺弄著魯班鎖,興致盎然地研究著古建築中的榫卯工藝。每週勞動課時間,在這間充滿著未知與新奇的教室裏,這樣有趣的場景都在上演。

  動手拼裝魯班球,是學生們覺得最有趣、最有挑戰性的勞動項目。幾塊簡單的木片,背後卻有著極不簡單的榫卯原理。傳統古建築中尋常易見的鬥拱結構,採用榫卯層層相連,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匠人智慧。學生們在拆解和拼裝魯班鎖中,體驗勞動創新的意義。

  石雕、磚雕、木雕……是古建築中特有的文化象徵。在勞動課上,學生們用木片畫,描繪出古建築中的神獸形象;復刻古印刷術,用吹塑板畫定制古建築圖案紋飾;陶泥塑形,精雕細琢,造就花式瓦當;模擬大漆工藝中的鑲嵌技法,為模型定制護甲,試造馬賽克花瓶……一節節生動有趣的建築課,也是傳承文化的勞動課。

  這樣“有料”的勞動課,不僅發展了學生勞動創造的能力,也改變了家長們對勞動教育的認知。五(4)班余詩涵的家長説:“學校開設的勞動課程讓我大開眼界,剛接觸勞動這個詞時我單純地理解為體力勞動。沒想到還可以將傳統古建築的搭建工藝搬進學校。孩子在勞動中提升鑒賞水準,懂得傳統技藝的精妙,動手能力也變強了!不光是她喜歡這樣的勞動課堂,我們家長也很喜歡。”

  奧林小學勞動教育負責人表示,學校持續開展“勞動+傳承”主題勞動教育,把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與勞動實踐相結合,聚焦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設計並打造了具有傳統文化教育特色的勞動課程——《傳統古建築模型搭建》,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實現勞動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育人價值。該課程將勞動與傳統文化相融合,學生在理論學習中了解古建築的“前世今生”,在探究、實踐的過程中,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體驗搭建的樂趣,了解古建築知識,提升動手能力。在開展建築結構設計時,學生們從用黏土搭建建築模型的實踐中,感受建築結構的藝術,滲透勞動創造理想家園的勞動價值觀念。

  近年來,奧林小學常態化開展勞動教育課,開發設計了《紅領巾會清潔》《紅領巾會養護》《紅領巾會建造》系列勞動校本課程,讓勞動教育深入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學校在重大節日紀念日,開展“勞動+‘主題’”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在真實的勞動場景中發展勞動品質,培養愛勞動、會勞動、善於勞動的“勞動小先生”。(長江日報記者楊幸慈 通訊員李煒煒)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