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光谷出發 科創大走廊好“屏”如潮
來源:湖北日報  |  2024-03-08 10:15:51

從光谷出發 科創大走廊好“屏”如潮_fororder_01

聯想武漢産業基地生産車間,工人在智慧産線上操作。

  攤開中國新型顯示産業版圖,TCL華星、天馬、京東方國內顯示面板“三巨頭”會師的武漢,無疑是“重鎮”之一。

  從“三巨頭”,到一條創新産業鏈;從光谷,到整條科創大走廊;從“缺芯少屏”,到好“屏”如潮……武漢新型顯示産業16年的蝶變故事,值得品讀。

  從“缺芯少屏”到好“屏”如潮

  新型顯示産業總投入破千億

  3月,乍暖還寒,TCL華星位於光谷左嶺大道旁的生産基地卻是一派熱火朝天景象——去年投用的t5項目門前,運輸車輛頻繁出入。

  2014年,國內首條第6代LTPS顯示面板生産線——投資160億元的武漢華星t3項目在光谷智慧製造産業園動建,三年內産值即突破百億元大關。去年,作為其擴産項目,投資150億元的t5項目順利投産,武漢中小尺寸顯示面板再添“巨無霸”。統計顯示,目前TCL華星在漢投資總額已達757億元。

  看好武漢、重倉光谷的顯示面板巨頭不止TCL華星一家。2008年,天馬微電子落子光谷,成為首家落子的新型顯示企業。彼時的中國,面臨著“缺芯少屏”的窘境。16年來,從硬屏到柔性屏,天馬在漢持續加倉,不斷推動研發生産功能向光谷集中。目前,光谷新型顯示産業總投資已突破千億元。

  大項目、大投入賦能光谷形成新型顯示産業磁吸效應,成長出50多家鏈眾企業。産業上游,尚賽光電、華爍科技等材料供應商在服務龍頭企業的過程中實現自身高品質發展;産業下游,聯想、小米等業界巨頭將一塊塊螢幕變成明星産品送往千家萬戶。

  從跟跑並跑到局部領跑

  “全球首發”頻頻打破想像力邊界

  20世紀六十年代,液晶顯示技術的商業化進程在美國開啟。此後數十年,日本、韓國以及我國台灣地區輪番發力,紛紛在全球顯示産業版圖中站穩腳跟。

  中國大陸從20世紀末期開始發展顯示産業,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顯示産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愈發凸顯。

  從LCD時代的跟跑,到OLED時代並跑和局部領跑,技術加速迭代的背景下,依靠人力資源、産業佈局等優勢,光谷已成為全球新一代顯示技術研發的關鍵節點區域。

  去年,TCL華星推出全球尺寸最大、解析度刷新率最高的印刷OLED螢幕;天馬研發的9.38英寸透明Micro-LED顯示屏,在像素密度單位、透光率等指標上全球領先……這些打破人們想像力邊界的尖板眼産品,無不凝結著迸發自光谷的創新光芒。

  瞄準下一代主流顯示技術,華引芯自主研發Mini/Micro-LED晶片及其封裝器件、半導體光器件,光電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準;成立17年來,精測電子接連突破國産化“無人區”,成為業內為數不多的能夠提供顯示面板三大製程檢測系統的企業。

  一大批“全球首發”“業內第一”在光谷源源不斷涌現,50余家企業“屏”實力拓出産業新藍海。

  從光谷到武鄂黃黃

  都市圈産業鏈擦亮全球“顯示度”

  以光谷為極核,武漢新型顯示産業“引擎轟鳴”。沿著光谷科創大走廊,光谷新型顯示産業鏈的強勁帶動作用,正向以武鄂黃黃為核心的武漢都市圈延伸。

  在鄂州,三安光電投建全球首個大規模Mini/Micro-LED晶片産業化項目,同時招引芯映光電、瑞華光電配套下游晶片封裝,成品直送武漢華星、天馬;

  在黃石,上達電子貼有“天馬專線”“華星T3專線”標簽的柔性線路板生産線開足馬力,聯新顯示可作為光谷面板“巨頭”的下游,承接其顯示模組、顯示屏組裝業務,服務聯想、小米等企業的終端産品;

  在黃岡,TCL投建智慧製造産業園,導入顯示、終端、光電子等上下游及電子信息為主的相關産業企業,配套服務武漢華星等湖北三大生産基地。

  圍繞玻璃基板、發光材料、檢測設備、工業氣體等細分環節,光谷科創大走廊已經凝聚起了一條較為完整的新型顯示産業鏈,在全球“顯示度”正越擦越亮。(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馬文俊 李源 通訊員 常菁睿)

編輯:李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