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長廊繡生態 東湖綠道織詩意 武漢兩大項目斬獲國際大獎
來源:楚天都市報  |  2025-06-09 10:02:45

武昌長廊繡生態 東湖綠道織詩意 武漢兩大項目斬獲國際大獎_fororder_01

東湖綠道三期

武昌長廊繡生態 東湖綠道織詩意 武漢兩大項目斬獲國際大獎_fororder_02

武昌生態文化長廊

  近日,從城市土地學會(UrbarLand lnstitute,ULl)亞太區峰會上傳來喜訊,武漢市“東湖綠道三期”與“武昌生態文化長廊”兩大項目,同時榮獲2025年ULI亞太區卓越獎最高獎項(Winner)。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武漢城發集團、武漢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武漢城投集團(武漢鐵投公司)等單位參與這兩大項目的實施。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地區僅有5個項目獲此殊榮。

  2024年6月東湖綠道三期貫通開放,105公里東湖綠道正式成環成網。東湖綠道三期項目北起雙湖橋,南至風光村“一棵樹”景觀節點,全長3.45公里。項目立足城市發展需求,提出“書香道”主題定位,通過“展示文化、優化觀景、植入功能、提升人氣、豐富體驗”五大提升策略,系統完善慢行系統與親水停留點等公共空間。項目重點打造“一廊、十一景”文化景觀體系,其中,“一廊”指串聯武漢大學等高校的濱湖文化長廊,“十一景”包括淩波門、洪波門、漁火闌珊、水生所、天涯海角等特色景點。

  武昌生態文化長廊項目前身是武九鐵路北環線,曾經是武漢城市發展的交通動脈,後因功能轉移成為割裂城市空間的“銹帶”。2018年啟動武九鐵路北環線搬遷後,地上打造全長13.46公里的生態文化長廊,全線縫合城市空間、激活歷史遺産、打造鐵路文化,項目一期工程于2020年4月開工,2023年底全面竣工並向公眾開放。長廊沿線打造四美塘鐵路文創天地、八大家創意工坊、青山火車文化主題樂園等重要節點,並通過鐵路肌理與鐵路元素的保留、歷史建築的改造、自然景觀的塑造等方式,搭建一條展示鐵路文明與園林生態交織的風景線,融入武漢“百里沿江生態文化長廊”,極大地提升長江主軸城市功能及環境品質,成為展示武漢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城市土地學會(ULI)成立於1936年,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非營利性房地産與土地利用研究機構之一,擁有遍佈全球的48000多名跨學科會員(涵蓋開發商、投資者、設計師、政策制定者等)。ULI亞太區卓越獎(ULI Asia Pacific Awards for Excellence)自2019年設立,是亞太地區房地産與城市發展領域的最高級別國際獎項之一,以其嚴格的評審標準、廣泛的覆蓋範圍、激烈的競爭性和高度的國際認可度著稱。該獎項旨在表彰在領導力、社會貢獻、設計創新、環境保護及經濟效益等方面表現卓越的項目,是亞太地區土地利用最佳實踐與創新成果的重要標杆。

  據悉,ULI亞太卓越獎是土地開發及相關行業的最高成就之一,獲獎項目代表著該領域的最高標準和最佳實踐,獲得該獎項意味著項目的設計、規劃、建設和管理得到了業內專業人士的高度認可。(記者馬清妮 葉嶸 通訊員劉丁維 李玉華)

編輯:魏寒冰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