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人大代表、黑龍江省農墾牡丹江管理局局長、黨委副書記丁兆祿接受採訪 呂岩 攝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報道(劉才星):“陸省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為我們農業的發展指明瞭方向。”1月26日,出席黑龍江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的代表們分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雞西代表團的黑龍江省人大代表、黑龍江省農墾牡丹江管理局局長、黨委副書記丁兆祿認為,對於農墾牡丹江管理局來説,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破解農業發展的“金鑰匙”。農墾牡丹江管理局將通過種植業結構調整,積極應對農産品個性化、多樣化、高端化新挑戰,強力推進優質水稻和特色作物種植,努力提高農業供給品質和效率。
作為來自農墾的人大代表,丁兆祿最關注的是農業産業化發展方面的內容。丁兆祿説:“扎紮實實推動管理局農業産業化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品質發展,就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為統領,集中全局上下的智慧和力量,轉方式、調結構、補短板、增效益、惠民生,堅持品質興農、綠色興農,推動農業由增産導向轉向提質導向。”
黑龍江省人大代表、黑龍江省農墾牡丹江管理局局長、黨委副書記丁兆祿在分組討論 劉才星 攝
據丁兆祿介紹,2018年,農墾牡丹江計劃種植優質水稻120萬畝,佔水稻總面積的27.7%;種植經濟作物44萬畝,佔旱田面積的18%,種植專、精、特品種70萬畝,佔旱田面積的29%;建設了兩個“互聯網+”高標準示範基地,實現全程品質可追溯,讓消費者通過平臺觀看到農業生産和流通全過程,從源頭上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能夠讓消費者對農産品更為放心。同時,農墾牡丹江管理局將積極推廣互聯網眾籌、集團和個人直接定制、網上專賣、直播行銷等新型行銷模式,使“種得好”和“賣得好”、優質和高效形成良性互動。
丁兆祿進一步談到,今年,農墾牡丹江管理局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以提高農産品供給品質為主線,以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産前産中産後全程經營為突破口,以農場持續增效、職工持續增收為目標,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奮力闖出一條品質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丁兆祿最後談到,2018年,是舉國上下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農墾牡丹江管理局黨委將緊扣局情、融會貫通地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抓住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使職工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