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黑龍江-北京綠色有機食品産業博覽會在北京舉行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消息:1月29日,第四屆黑龍江-北京綠色有機食品産業博覽會(簡稱“2018年貨大集”)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3號館完美收官。短短5天,現場訂單和現場銷售額1.27億元,其中現場銷售927.2萬元,比2017年增長6.5%和14.4%,進場採購商和顧客總數達到7萬人次,比2017年增加近萬人。“黑龍江-北京年貨大集”已成為黃城根不可或缺的大年饕餮盛宴。
據了解,2012年12月,黑龍江省在北京成功舉辦“首屆黑龍江綠色食品展銷周”活動後,為回應北京市民旺盛的消費需求,從2013年1月起,黑龍江省每年春節前都在全國農業展覽館舉辦一次年貨大集,到2017年已成功舉辦五屆。其中,從2015年起,集市更名為“黑龍江-北京綠色有機食品産業博覽會”。
年貨大集採取黑龍江省政府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辦、兩省(市)農業部門共同承辦的組織形式,合力搭建貿易和交流合作平臺,把黑龍江省綠色食品品質和數量的優勢與北京市場需求大、認知度高的優勢深度結合,較好地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取得了打品牌、擴銷售、促合作、強産業、增收入的良好效果。五年來,年貨大集銷售越來越好、人氣越來越旺,“龍”字號農産品已成為北京市民節日和日常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部分,“要想吃健康,首選黑龍江”的消費理念逐漸融入北京市民的年味中。
第四屆黑龍江-北京綠色有機食品産業博覽會在北京舉行
展會刻畫了黑龍江綠色食品整體形象。年貨大集以“生態黑龍江,綠色大糧倉”為主題,主打“生態、綠色、健康”概念,通過産品展示、現場銷售和貿易洽談,整體宣傳推介黑龍江省綠色有機食品産業,提升了“龍”字號農産品的美譽度和知名度,一些區域性品牌的影響力逐漸擴大。首屆中國大米品牌大會評選的全國十大大米區域性公共品牌黑龍江省佔3個,全國十大好吃大米黑龍江省佔5個。黑龍江省的五常大米、延壽大米、肇源大米佔據初級農産品地理標誌産品區域品牌榜單前列。
展會站穩了黑龍江省農産品的北京市場。通過五屆年貨大集,黑龍江省與北京方面累計達成經貿項目249個,協議金額30.7億元,現場銷售3759萬元,並建立了以農展館黑龍江綠色食品精品館為龍頭,遍佈北京各大城區的龍江綠色食品銷售網絡,完成了“龍”字號農産品在北京市場的佈局。
展會轉變了參展單位的經營理念。參展單位的市場意識、品牌意識顯著增強,切實增強了主動對接市場的信心,參展積極性越來越高,展位由最初硬性分配發展到展位難求,甚至幾家單位共用1個展位的情況。參展單位主動研究市場、對接市場需求,紛紛註冊商標、打造品牌、改進包裝,參展産品也由最初的散裝、大包裝、簡包裝,發展到小包裝、精包裝,由初級産品發展到精深加工産品。
展會搭建了産銷對接平臺。年貨大集的辦展宗旨,已由最初的“以銷為主,展銷結合”,發展為“展場銷售和渠道建設並舉”;從賣産品轉為打品牌、拓渠道,成為産銷銜接的重要平臺。每次年貨大集都會舉辦産品推介會、洽談會等對接活動,落地一批合作項目。2017年的年貨大集上,共簽訂各類合同、協議139個,總金額27.5億元,其中現場銷售810.3萬元。同時,電商採購成為熱點,500多家電子商務公司(微商)到展會洽談,形成合作意向300多個。通過年貨大集平臺,黑龍江省農産品的生産者與市場端的代理商和電商的有效對接、深入合作,為破解黑龍江省農業“種強銷弱”的難題提供了路徑。
展會促進了農業結構調整。在年貨大集上,綠色有機食品是核心賣點,參展單位特別是農民看到了綠色有機食品的旺盛市場需求和喜人價格,以及結構調整後致富增收的強大潛力,堅定了適應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面向市場調結構的決心,主動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種植結構、優選種植品種、改進種植方式,在減少低端無效供給、增加多元有效供給中實現轉型增收。五年來,全省認證綠色有機食品面積增加近1000萬畝,已達到7600萬畝,佔總播種面積的三分之一。綠色有機食品實物總量達到4000多萬噸。
新時代新作為新征程,黑龍江與北京年貨大集的大門已經打開,舞臺越來越寬廣,畫出的同心圓越來越大,生命力旺盛。有關人士告訴媒體,作為年貨大集的承辦方,將不忘初心、履職盡責,將找出黑龍江與北京雙方最大公約數,進一步加大供給側改革,與市場精準對接,辦好“2018黑龍江(北京)年貨大集”,讓首都人民對黑龍江綠色食品有更多更好的獲得感與幸福感。(圖/文張曉磊韓玉龍編輯劉才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