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哈爾濱市日前召開的“2018年全市衛生計生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上獲悉,該市將深化醫聯體建設,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和水準,讓居民看病首診在基層,實現大小醫院分級診療。
據了解,哈爾濱市將調整完善全市醫聯體整體規劃佈局,完善醫聯體內部管理措施和考核機制,通過制定醫聯體章程,建立理事會,形成利益共同體。在醫保方面,將協調人社部門,探索對縱向合作的醫聯體實行醫保總額付費。在2018年,全市各區縣至少建成一個具有成效的醫聯體。目前,全市建成醫聯體79個,市第一醫院牽頭成立了“黑龍江省第一醫療集團”和“哈爾濱市基層醫療集團”,搭建了醫聯體內遠程會診平臺。基層醫生在診療中遇到問題時,可以及時通過平臺獲得醫聯體內部醫療團隊的支持。這讓基層醫療機構有能力擔當起健康“守門人”的職責,實現常見病、慢性病在基層醫院,危難急重病直接到大醫院或通過基層轉診到大醫院,實現分級診療目的。2017年,全市基層醫療機構上轉患者20171人次,上級醫院下轉患者4208人次,醫聯體轉院綠色通道效果開始顯現。
據介紹,全市今年要重點建立醫保、個人和醫院的“三方”籌資機制,健全分配激勵和績效考核機制,保障家庭醫生的服務收入,提高簽約家庭醫生積極性。不但要提高簽約服務覆蓋率,而且要完善簽約服務內涵,做好履約服務,讓家庭醫生真正成為簽約居民的保健醫,保證簽約居民滿意度在90%以上。同時,建立網絡服務支撐體系,啟動全民健康信息化“463工程”。今年,全市將重點完成雲數據中心、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居民健康卡、衛生專用網絡4項基礎工程和分級診療、健康管理兩個平臺。目前,全市基層醫院已完成了重點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上層的二、三級醫院也已實行了電子病歷。待網絡平臺建立後,這些數據就可以合為一個完整的個人健康及醫療檔案,將大大提升診療效率和準確率。(記者 李寶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