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56個學雷鋒紀念日。1963年3月5日,毛澤東同志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並把3月5日定為學雷鋒紀念日,自此,雷鋒精神一直代代相傳。目前,哈爾濱市註冊的志願者大軍已超百萬,他們在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中,不斷深化內涵、豐富載體、創新形式,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新時代的雷鋒精神,積極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日前,記者走近無償獻血志願者、的士黨員志願服務隊和無私奉獻愛心的志願者們,感受他們身上所具有的助人為樂、愛崗敬業、誠信友善的美德和他們在這座城市傳遞的無疆大愛。
在白雪皚皚的哈爾濱,你時常會看到一抹鮮亮的紅馬甲在飄動,在無償獻血小屋內外,在流動獻血車上下。這紅馬甲就是哈爾濱人人稱讚的無償獻血志願服務者,這座城市因他們而令人感覺更加溫暖。
3月1日,無償獻血志願服務者劉春山來到哈爾濱市血液中心做志願服務。記者看到他為前來獻血的人們端上一杯杯冒著熱氣的咖啡,為他們講解獻血知識,為血液不合格而沒完成獻血心願的人講解如何做才能保證血液合格。
“我是提前一個月預約今天來做志願服務的。在這一天裏,要為前來獻血的人服務,感覺很充實。”44歲的劉春山高興地告訴記者。劉春山第一次獻血是在妻子狄明秀帶領下完成的。當時,他們在獻血時看到幾個身穿紅馬甲的志願服務者為大家服務。狄明秀認為能為獻血者服務也很有意義,於是夫妻倆開始做志願服務者,到現在已有6年了。
“我們一起無償獻血,一起做志願服務者,既能救人性命,又能奉獻愛心,感覺特別快樂。我們做的事感染了身邊的朋友,他們也都成為無償獻血者。”狄明秀告訴記者。
做一個無償獻血志願服務者,首先要成為無償獻血者。有經歷和經驗,才能勝任服務。
“無償獻血和志願服務已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是2004年開始獻血的,當時18歲。後來到外地上學也未間斷過,每年寒暑假回到哈爾濱就預約做志願服務。現在每年做志願服務都超過100小時。無償獻血能救助別人性命,志願服務能和有愛心的人交流,這樣的生活很有意義,也很愉悅。”年輕的志願服務者邱悅快樂地訴説著自己的感受。
説起冰城的無償獻血志願者服務組織,負責人王曉明感慨良多。他告訴記者,這個組織成立於2006年7月1日,當時只有29人。當這個組織成為冰城人奉獻愛心的平臺後,無償獻血者們紛紛加入,現在人數有500多人,每年有200多人在獻血小屋、流動獻血車等場所做志願服務。他們每年不但做志願服務,還到大學、企事業單位及農村演講並宣傳無償獻血。據統計,全市無償獻血志願者服務時間累計超過24萬小時,完成獻血600多萬毫升。
哈爾濱市獻血辦負責人王軍告訴記者,目前,哈爾濱市已形成穩定的無償獻血者隊伍,儘管每年的臨床用血在增長,但都保證了充足的供應。哈爾濱市在全國是血液保障最好的城市之一,已6次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每兩年評一次),連續10多年臨床用血全部來自無償獻血。(記者 李寶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