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黑龍江省要實現15萬人口脫貧、10個國家貧困縣摘帽。黑龍江省的脫貧形勢依然嚴峻,脫貧攻堅處於最關鍵的節點,越到後期脫貧難度越大、成本越高,脫貧攻堅已經到了打硬仗、啃硬骨頭的攻堅期。黑龍江省正在千方百計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這是記者在近日舉行的全省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獲悉的。
深化認識增強脫貧攻堅緊迫感
目前,全國的脫貧工作從全面推進幫扶向更加注重深度貧困地區攻堅轉變、從以開髮式扶貧為主向開發性和保障性扶貧並重轉變、從注重減貧進度向更加注重脫貧品質轉變、從注重完成脫貧目標向更加注重增強貧困群眾獲得感轉變。從我省看,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進展。2017年,我省共投入扶貧開發專項資金32.6億元,同比增長30%以上,在飲用水安全和“三保障”等重點領域辦成了一批貧困人口受益的民生實事,産業扶貧能力大幅提升,全年實現脫貧人口16.2萬人,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14萬人脫貧任務,貧困發生率由2.46%降至1.64%。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5%,高於全省平均增速2.5個百分點。
從2018年開始,我省與全國一樣,貧困基本面已經發生明顯變化,攻堅方式、著眼點著力點都發生了變化,已經進入扶貧新格局,越往後越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老人、病人、殘疾人等特定貧困群眾,貧困發生率逐步下降,脫貧難度逐步加大。2018年,全省要實現15萬人口脫貧、10個國家貧困縣摘帽等目標,脫貧難度大、成本高,脫貧攻堅到了打硬仗、啃硬骨頭的攻堅期。我省要求,無論形勢如何變化,無論任務多麼艱巨,都要確保到2020年全省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堅持標準提高脫貧攻堅工作實效
全省各地各部門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不動搖,堅持問題導向,向深度重度貧困聚焦發力,向産業扶貧和增強內生動力聚焦發力,向退出精準度和滿意度聚焦發力,全面提升脫貧品質。要堅持現行扶貧標準,各地要按照中央確定的脫貧目標,攻堅期內堅持現行標準不動搖,確保完成攻堅任務。對群眾的承諾必須堅持現行標準,不能顧此失彼,引起更大的不公平。各地要始終保持定力,對盲目提高標準的做法,要堅決糾正;要精準識別精準退出,建立健全貧困信息數據共享機制和數據採集更新機制,及時進行糾偏,不斷提高扶貧對象識別退出品質,切實做到把符合標準的貧困人口和返貧人口及時全部納入,對脫貧人口要註明脫貧措施,既要説清楚有多少人脫了貧,也要説清楚怎麼脫的貧;要主攻産業扶貧軟肋,産業是貧困縣摘帽、貧困村出列、貧困戶增收最有力的支撐。各地要立足優勢、緊跟政策、盯住市場,上項目、立産業。要密切産業扶貧項目與貧困戶之間的利益聯結;要補齊“三保障”短板,飲水安全和“三保障”是脫貧攻堅的核心標準,各地要嚴格執行中央的要求和現行標準下的政策,國家規定動作不能走樣,一定要做到位,自選動作量力而行,盡力而為,不好高騖遠,不説大話,防止引發攀比和造成新的不公;要強化扶貧資金監管,堅持正向激勵,要加強技能培訓,推動移風易俗。
真抓實幹
強化脫貧攻堅工作保障
為了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我省提出,要強化脫貧攻堅工作保障,提高攻堅能力,創新工作理念,提高工作能力,統籌工作擺布。提高領導幹部思想認識,掌握精準扶貧的方法論,學會用精準的理念、精準滴灌的方式去扶貧。加大脫貧攻堅知識技能培訓,提高基層幹部特別是幫扶幹部的能力。做好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的銜接,處理好二者的關係,補齊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鞏固脫貧成果提供支撐保障,解決影響脫貧致富的長期性問題;要全面壓實責任。嚴格執行國家《脫貧攻堅責任制實施辦法》《黑龍江省脫貧攻堅責任制實施細則》有關規定,堅持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和黨政一把手負責制,壓實黨委政府責任、壓實行業部門責任、壓實幫扶工作責任、要嚴格追責問責;要持續改進作風。堅持以上率下、要改進調查研究,開展全省扶貧攻堅作風建設年,各地各部門要按要求全力開展專項治理,集中力量解決突出問題。除國家和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確定的督查巡查、考核評估外,不再組織其他檢查考評,還要減少村級填表報數,切實減輕基層負擔。(記者 桑蕾 張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