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哈爾濱市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方案》出臺,即日起,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及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四部門將聯合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整治補課班三種亂象,叫停奧數學前班,建立校外培訓機構黑白名單,從而加快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過重、校外教育培訓市場秩序混亂等問題。
1268家違規培訓機構被查處
針對校外培訓班補課等亂象,2017年暑期開始,市教育局已率先出拳,劍指“三亂”。截至目前,哈爾濱市查處違規文化培訓機構1268家,處理人員265人。
“此次出臺的方案結合實際,完善了審核標準,突出治理重點,不搞一刀切。”市教育局局長王長文表示,對培養學生興趣、發展學生特長、發展素質教育、培訓行為規範、手續完備的校外培訓學校,鼓勵支持其發展,不因開展專項整治影響正常的校外培訓學校的審批、登記、培訓等工作。圍繞社會反映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存在的熱點問題,夯實區、縣(市)教育局主體職責,建立健全區、縣(市)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監管、聯合執法及無證辦學排查整治工作長效機制,遏制違規違法辦學行為,弘揚依法辦學先進典型,切實保障辦學者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提升民辦文化教育培訓學校整體形象,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四部門對症下藥根治補課班三種“病”
在寒暑假開展的“三亂”專項治理中,檢查人員發現,校外培訓機構存在安全意識缺乏、“無資質”機構違規辦學、“有證無照”辦學機構不規範等三種問題。為此,在此次專項治理中,四部門將“對症下藥”除病根。
對擅自封閉樓道、防火通道不暢通、消防設施不健全、消防器材過期等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校外教育培訓機構要立即停辦整改,消除安全隱患後方可復課;對有安全隱患的無資質教育培訓機構堅決取締。
對未取得辦學許可證、也未取得營業執照(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但具備辦理證照條件的校外培訓機構,要指導其在規定時間內依法依規辦理相關證照;對不符合辦理證照條件的,要依法依規責令其停止辦學並妥善處置。對不聽勸阻,拒不停辦的,根據有關規定予以治理取締。
對雖領取了營業執照(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但尚未取得辦學許可證的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具備辦證條件的,要指導其按照審批相關規定辦證;對不具備辦證條件的,要責令其在經營(業務)範圍內開展業務,不得再舉辦面向中小學生的培訓。
叫停“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
在此次專項治理中,四部門將堅決糾正校外教育培訓機構開展學科類培訓(主要指語文、數學等)出現的“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不良行為。堅決糾正校外培訓機構舉辦知識教學類(如語文、數學、奧數等)學前班;區、縣(市)教育局要對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學科類培訓的班次、內容、招生對象、上課時間等進行審核、登記、備案,並向社會公佈。
同時,規範民辦中小學和教育培訓機構招生和辦學行為。嚴禁校外培訓機構組織中小學生等級考試及競賽,嚴禁以各種形式將學生考試成績提供給中小學校或在網上公佈。堅決查處將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的培訓結果與中小學校招生入學掛鉤的行為,制止教育培訓機構偏離正確辦學方向,進行誇大宣傳、虛假宣傳等行為,並依法追究有關學校、教育培訓機構和相關人員責任。
規範中小學校和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嚴禁加快教學進度、增加教學難度,堅決查處不遵守教學計劃、“非零起點教學”等行為,嚴厲追究校長和有關教師的責任;堅決查處中小學教師課上不講課後到校外教育培訓機構講,並誘導或逼迫學生參加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培訓等行為,一經查實,依法依規嚴肅處理,直至取消教師資格,同時,對學校的評優“一票否決”並在全市通報。
建立“黑白榜” 學校普查學生參加校外培訓情況
區、縣(市)教育局負責對所屬區域教育培訓市場投訴舉報或排查發現線索的歸口受理;負責治理與中小學校及教師有關的增加學生課外負擔的不良行為;負責牽頭建立公佈“白名單”和“黑名單”。中小學校負責全面普查登記每一名學生報班參加學科類校外教育培訓情況,為專項治理工作提供重要參考。
課外教育培訓機構要全面修訂教學內容,積極開發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課外素質拓展課程,做到不超綱、不超前;不組織任何學科競賽及相關培訓;所有內部測試及培訓結業考試不對外、不公佈分數、不排名評星、不頒發證書,只給以定性類綜合素質評價(優秀、良好、合格);不向民辦中小學及公辦學校提供任何培訓結果。(記者 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