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載人航天,太空探索中的“冰城奇跡”
2018-04-17 09:08:14  |  來源:哈爾濱日報  |  編輯:呂岩

  “我們為了神舟飛船的研製共同奮鬥了多年,哈工大為神舟飛船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在我們就要取得勝利的時候,你們一定要來分享成功的喜悅!”在舉世矚目的“神舟五號”發射前夕,哈爾濱工業大學領導受邀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親歷飛船升空的歷史時刻。

  KM6為“神舟”簽發“通行證”,容錯計算機為“神舟”安裝“大腦”,故障診斷系統為“神舟”配備醫生……在神舟系列飛船的研製過程中,哈工大攻克多項技術難題為“神舟”保駕護航。

  航天城第一個巨人KM6

  保障神舟飛船成功發射

  “KM6是世界第三大真空容器,高22.4米、直徑12米,是北京唐家嶺工地上的龐然大物,也是航天城的第一個巨人。”記者從哈工大了解到,學校組成多學科研製隊伍,協作攻克了超大法蘭盤、超大封頭的成型等多項技術難關,僅用3年時間就以最好品質和最快速度圓滿完成國家重大科研項目KM6工程並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KM6研發成功,為神舟飛船的成功發射提供了堅實保障。

  神舟飛船要想以超高精度完成飛行並在預定地點返回,其控制系統必須經過充分的地面模擬。哈工大王常虹教授帶領的課題組承擔的OUT型三軸倣真實驗閉式轉臺及其所構成的倣真系統是地面模擬系統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飛船進行地面試驗時,與倣真計算機、地球模擬器和太陽模擬器一起構成衛星的閉路倣真和測試系統。如果説飛船是列火車,那麼該系統就是火車的“鐵軌”,保證飛船在軌道上精確運行。

  地面指揮部自動化“故障診斷”

  實現“天地一體化”

  “‘神舟’數管容錯計算機是專用計算機,具有自檢測、自糾錯的能力,可為飛船提供高可靠性的數據管理,技術難度很大。”哈工大楊孝宗教授帶領的課題組以9個月的超短時間與航天總設計部合作完成“載人飛船數據管理分系統主控容錯計算機”的研製,促進了整個系統聯調進程。

  故障診斷系統是保證飛船在運行中及時檢測並排除故障、保證航天員安全的必需系統。以黃文虎院士為首的哈工大動力學與控制研究所提出採用“天地一體化”設計思想的飛船“故障診斷”系統,飛船上天后,地面有一個與在軌飛船同步運行的模擬“飛船”系統,當在軌飛船發回的信號不正常時,地面指揮部通過“故障診斷”系統診斷,找出故障源,在地面同步運行的“飛船”上驗證,確認在此故障源下復現所檢測的不正常現象,此時才能向在軌飛船發送指令,啟動飛船上的裝置排除故障。整個過程不需要航天員的參與,完全自動化。

  研製“宇航服測試系統”

  填補國內空白

  在神舟系列飛船的研製過程中,哈工大劉宏教授主持研製的宇航服關節阻尼力矩機器人測試系統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這套系統將多維力矩感測器與測量系統融為一體,在不改變宇航服任何結構的狀態下模擬人類感覺,檢測服裝各關節靈活性,然後利用三維圖形倣真技術將整個模型的建立過程及測量過程直觀逼真地反映出來,為宇航服的設計加工提供可靠參數,使宇航服的靈活性檢驗一次完成。(記者 王越)